2022年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0 12:30:08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3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1

2019新时代心得体会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每个人都应该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就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还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绘出“天蓝山绿水清”的江山丽景图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各方持续努力之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江山丽景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个一”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归纳出“四个一”: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

  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

  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美丽中国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在总书记眼中,要建设的美丽中国到底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这样描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今年4月份,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今年1月份,习近平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他说,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雄安新区过去有一定的基础,现在搞“千年秀林”,将来这里一定是最宜居的地方。

  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简单而言,美丽中国应该就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抬头能见星空,低头能闻花香。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如何让这幅江山丽景变成现实?这需要扎实的行动,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天更蓝:今年5月底发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

  山更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由17.25亿亩增加到31.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6%。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美国航空航天局今年2月也发布数据显示,2000-2017年,中国净增长绿叶面积及净增长率均高居全球首位,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植树造林。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2

激发新时代人才活力——学习十九大报告有感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当今世界,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人才无疑是核心竞争力,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大潮中拔得头筹,就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这个战略资源培育保护好、开发利用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报齐国灭国之仇,一心寻访贤士,却不知贤士在哪里,于是问身边的郭隗,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想得到贤士,那就从我开始吧。连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真正的贤士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燕昭王真的将他当作老师来尊重,没过多久,乐毅、邹衍等贤士纷纷投奔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最终打败了齐国,成就燕国最辉煌的历史。古人尚且如此,而今更要重视人才,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俗话说得好,“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施展才华的舞台、科学合理的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人尽其才的机制,是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而敢为事业用人才更是尤为重要。陈景润年轻时曾靠摆书摊维持生计,厦门大学校长王亚楠知悉后惊叹“浪费人才”,把他调入厦门大学工作,当中科院希望引进陈景润时,王亚南不为厦门大学局部利益所囿,坚决支持。后来陈景润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成就中国数学界的一段传奇。坚持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敢于破除人才流动的藩篱,勇于纠正人才评价的弊端,不仅能让“凤凰”飞得更高更远,也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集聚更多更大的力量。

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唐人陆贽说过:“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古今中外,善用人“短”者不乏其人。相传,清朝军事家杨时斋,善于用人之“短”:将聋者因耳塞少听可免漏军情而左右使唤;
令守口如瓶可免通风报信的哑者传递密信;
让艰于行走却善坐的跛者坐守放炮。现实中,对那些专攻术业的偏才,不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是发挥优势,用其所长;
对那些个性鲜明的怪才,不是心存顾虑,拒之千里,而是包容谅解,大胆使用;
对那些多专多能的全才,不是嫉妒诋毁,打压排挤,而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才“投桃报李”。

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一个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是成就人才的关键,失败时的一句安慰和鼓励,胜过成功时的一打鲜花和掌声。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打破思想上的枷锁,就能让人才放下包袱,放开手脚,一门心思搞创新、去创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人才吸引过来,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出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3

新时代人民教师心得体会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在取得砥砺奋进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有人期盼着中国梦的实现,也有人嫉妒、恐惧甚至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崛起。面对严峻的形势考验和各种风险挑战,需要进一步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考卷。

作为教师,一名知识分子,要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让奋斗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如果我们仅仅将爱国奋斗挂在嘴边,放在脑里,那么这是无用的。必须将爱国奋斗落在实处,落在平常工作的一点一滴当中,落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角落,才能真正的建功立业。我们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这就是建功立业。

人民教师这份职业既神圣又光荣,承载着时代重任。新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做好本职工作,建功立业,书写光辉灿烂的篇章,成就精彩的人生。我们的教师如何在新时代建功立业,需要树立四种精神。

要有担当精神。教师既然选择三尺讲台,就意味着甘为人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怀,有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理想追求,有博学弘德、立己达人的崇高境界,有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有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决心和意志,勇于担当,教学有特色,教育有作为。

要有奉献精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奉献的教师更崇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标配,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应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日常工作之中。首先是时间的奉献,教师干的是良心活,需要把汗水、心血、时间和精力扑在学生身上,有时根本没有上下班之分。其次是知识的奉献,教师是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为孩子的未来开启智慧的天窗。教师没有一桶水,哪能给学生一碗水?三是情感的奉献,学生个性和素质千差万别,教师要像孔子那样因材施教,始终用丰富的情感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和培育人。

要有钉子精神。“钉子精神”就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匠心,意味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把自己锻造成精品型教师;
也是一种奋发有为的学习精神,意味着锐意进取,终身学习,把自己训练成教育教学能手;
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意味着铆足干劲、努力奋斗,把自己塑造成麦田的守望者。

要有仁爱精神。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撒播爱的种子,善于挖掘孩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深刻感受到爱的神奇能量。给予问题学生有力的帮扶,给予特殊学生无私的关爱,给予学生安全、健康,维护好学生的权益。

回顾自己将近20年的教师生涯,觉得以上四种精神都在,但离高标准、高要求还差的很远,离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还有差距。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无上光荣,所以一定会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一定“以家为家,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铭记报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激发创造活力,擦亮爱国奉献的“名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注入新血液、贡献新力量。

我始终认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在新时代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不负人民期望;
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时代 强国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1500字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