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时间:2022-06-10 16:39:28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4篇

第1篇: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把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神圣职责

——木垒县优秀理论宣讲员杨福忠同志先进事迹

在木垒县,有这样一位理论工作者,他把宣讲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自己的职责,把用科学理论宣讲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作为党校教师实现价值的又一重要途径。他的宣讲,不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且思想深刻,催人奋进,每场报告都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充分好评和热情欢迎。他就是木垒县委党校校委委员、教务主任、高级讲师杨福忠同志。

杨福忠同志从2003年开始从事成人和干部理论教育,2005年成为木垒县委讲师团成员,一直是宣讲团主要成员,长期战斗在理论宣讲工作第一线。杨福忠同志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宣讲经验,是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宣讲骨干,为基层理论宣讲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热爱宣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杨福忠同志十分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积极投身到党的理论宣讲工作之中。这种热爱首先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执着追求上。自从走上宣讲岗位,就一直忠于党的宣讲事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宣讲的政策把握水平;
不断精心完善讲稿,保证宣讲内容的完整充实;
不断总结借鉴,提高自己的宣讲艺术水平。

这种热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积极奉献上。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木垒每年都要组织大型的理论宣讲活动,作为宣讲团的骨干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深入到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科学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管是党校组织的干部培训等宣讲活动,还是县委宣传部安排的理论宣讲任务,都是从不推辞,认真完成;
不管是在县城部门单位、社区等单位讲课,还是到偏远的乡镇宣讲,都是热情满怀,精彩讲解;
都是全力以赴,乐于奉献。由于在木垒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管理和宣讲中认真负责,成效显著,2006年被昌吉州委“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木垒县委宣传部评选优秀宣讲员多次主动让给本校其他宣讲员,2010年又被评选为自治县优秀宣讲员。

杨福忠同志在宣讲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宣讲纪律,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创新理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仅准确解读和正确表达,而且做到了“三个不讲”:离开中央精神的话不讲,过多地谈论个人看法的话不讲,容易造成误解和误导的话不讲。始终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宣讲的根本指导,自觉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来履行职责,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饱满的政治态度和责任意识来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

 二、重视学习提高,理论功底扎实

学习,是他最大的快乐。他认为,只有学习,才能在理论掌握上与时俱进;
只有学习,才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话语权。

 认真学习,深入研读,增加理论宣讲的深度。杨福忠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他认为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理论创新的步伐;
只有学得快,才能跟得紧;
只有学得深,才能讲得透;
只有学得多,才能悟得深、讲得好。党的理论创新一步,他学习就主动跟进一步,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他时刻关注着党的创新理论,关注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及时跟踪学习,反复深入研究,力求学习理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不管是报纸、杂志、专著,还是网络评论文章、理论研究论文;
不管是长篇论著,还是片言只语;
只要与党的创新理论相关的知识,都是他要啃的东西。

 博览群书,广泛积累,增加理论宣讲的广度。基层理论宣讲,面对的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点多、面广。杨福忠说:只有勤学博学,广泛积累,才能满足群众不同的宣讲需求。曾系统阅读过《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读本》,把《党校教学工作八论》《授课心理学》作为经常阅读的书籍,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坚持与时俱进,自觉知识更新。《学习时报》、《半月谈》、《新疆日报》、《昌吉日报》等学习刊物是他必读报刊,同时经常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收看名师讲学,欣赏精彩讲座,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宣讲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宣讲水平。

多年来参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7.5事件真相、新疆“三史”、区州县党委会议精神、建党9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7.1讲话精神等的宣讲工作。

三、讲究宣讲艺术,注重宣讲效果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为当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翻译”,他按照“大政方针本地化,主流理论大众化,严肃课题通俗化,说事析理多样化”的宣讲模式,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宣讲艺术和风格。杨福忠说:把理论说得越玄奥、越高深莫测,越不是基层理论教员有水平的表现,而能以群众的语言、大众的视野、社会的需求、基层的实际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这才是基层理论教员的真本事!这就是他的理论宣讲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在宣讲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不高谈空洞的理论,总是将理论和国情、区情、县情和社情等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干部群众的工作实践,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同时,又从各单位、各乡镇、个学校的具体工作出发,从干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增强其理性认识。二是将国情与县情有机结合。既阐述国际国内大环境大背景,又探析本县本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宽广的视野拓展理论,用具体的分析深化理论,让理论扎根在涪陵区情的沃土之中。三是将宣讲与做人有机结合。先是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做一个有理论修为的正直高尚之人,然后既用先进的理论教育引导他人,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要求干部群众首先要用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先做一个有理论、有修养的人,再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其次,在宣讲中,始终坚持宣讲“三字诀”。第一是“精”。一是指宣讲前要精心准备,做到精心设计,去粗取精,准备讲稿常常是几易其稿,力求做到通俗易通,方便老百姓接受、理解;
二是指宣讲时要精彩演讲,做到精彩纷呈,精益求精;
三是指宣讲后能给人以精神启迪,让人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不断奋进。第二是“活”。一是宣讲方法灵活,做到分类施教,因人而异,活学活用;
二是宣讲事例鲜活,能做到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三是宣讲氛围活跃,让人在快乐中学习理论,在学习中享受生活。第三是“实”。一是宣讲作风朴实,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不管是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会场还是上百人的大会场,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绝不应付,他曾经在农民家庭中只有7、8个人的情况下为其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他常说我的职责就是将党中央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党的阳光雨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是宣讲情感真实,真心面对,真情感人。杨福忠老师在宣讲过程常常是能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给受众,经常是场场获得热烈的掌声;
三是宣讲效果实在,让干部群众学有所得,得有所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产生良好的宣讲效果。在宣讲中,始终讲究艺术方法,总是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语言精辟,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

在进行宣讲的过程中,杨福忠深刻认识到,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而不联系干部群众思想、生活和工作实际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释,收不到好的效果。基于这一认识,他总结了五条经验:一是首先说服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自己首先弄明白了、相信了,才能讲得投入、切实、有情、有劲。二是努力摸准听众的思想脉搏,解疑释惑。听者有什么思想困惑,及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在宣讲中坦诚以对、直面问题,这样才能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力求每一讲都有新意。有新意才有吸引力,群众听了以后才能觉得有收获。四是搜集和提炼一些深刻而有趣的故事、事例,并把它们揉到宣讲中去。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积累,再加上随时随地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宣讲资料,为活跃宣讲氛围、增强宣讲效果提供了良好基础。五是注重与听众互动。在宣讲中经常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想、去回答,然后再讲解,既满足听众求知欲,又增加趣味性,把听众的热情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木垒县委党校

二0一二年八月九日

第2篇: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县级党校要切实做好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委党校 河南 襄城461700)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如何让它们走进基层,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引领实践的发展?理论宣讲进基层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落到基层、深入人心的一个有效载体。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要积极探索理论宣讲进基层的有效途径,增强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理论宣讲进基层的主阵地作用。

一、县级党校做好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做好宣讲进基层是县级党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县级党校有区别于上级党校的突出办学特点——更加贴近基层。是党培训党员干部的最基层单位,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知识距离身边最近的“主阵地”。一方面,每一次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创新,每一项党的方针、政策的出台,最终都要层层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位基层干部和每一位群众心上;
另一方面,基层学习宣传是否到位,是否认真执行,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好坏,决定和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县级党校应切实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为基本内容,通过理论宣讲使之“进课堂、进企业、进乡村、进田间”,让理论创新成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为基层的党员干部搭建起学习的平台。

(二)、做好理论宣讲进基层有利于形成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

近些年来,尽管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服务、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民文化层次的低下以及理论科技普及的不系统、不深入、不广泛,使不少群众不信科学信迷信、不信马列信鬼神。目前,看相、算命、占卦等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日渐活跃,客观上削弱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教育功能。如果我们不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占领群众的头脑,群众就会跟着别的思想走,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走,甚至跟着各种邪教走。一旦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甚至不健康的信仰的局面,就会出现信仰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必然受到冲击,党的向心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削弱。所以,县级党校充分发挥贴近基层的特点,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用理论宣讲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思想上为群众解疑、文化上为群众解渴、心理上为群众解压,让那些非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逐渐向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靠拢,形成广大群众对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这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团结群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做好理论理论宣讲进基层有利于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理论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日渐丰富,特别是对理论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他们对新出台的方针政策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非常关注,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但由于信息较为闭塞,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还不完全理解。再加上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使他们的思想迷茫,困惑重重,甚至对某些政策措施还有些抵触,“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是他们常见的表现和发泄方式,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有这些,影响了基层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程度。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深入到基层去,深入到群众中间,弄清群众所思、所惑、所想、所需,用大众化的科学理论来析事明理,给他们指点迷津,解疑释惑。因此,县级党校必须不断探索理论宣讲进基层的有效途径,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好地让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理论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二、县级党校做好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部门重视不够,党校宣讲作用发挥难

县级党校的理论宣讲工作重点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因此,县级党校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它作为党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但此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党校一家说了算的,需要县、党校、乡、村四级联动、通力合作,尤其是县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的重视、支持和领导,才能把这项工作开展好。而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和宣传部有多项具体工作要做,再加上理论宣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不是立竿见影显现出来的,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并淡化了理论宣讲。致使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不能常规化,宣讲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二)、宣讲队伍结构单一,收到良好效果难

对于县级政府来说,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主要是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牵头,以党校教师为主组成讲师团进行的。党校教师的优势是擅长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宣讲和解读,对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其它涉农专业技术知识则很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更需要科技、法律、种植养殖、文化等涉农知识。而讲师团队伍组成结构单一,没有广泛吸收农业、司法、信访、文化、农业等部门专家进入宣讲队伍。群众所需与所讲没有很好地结合,对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提供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群众对党校教师单一纯粹的理论宣讲不太欢迎。

(三)、党校教师“内功”欠缺,宣讲影响力扩大难

1、缺乏沟通,导致宣讲针对性不强

理论宣讲进基层最大的特点是“看人下菜碟”,即要准确把握宣讲对象的“口味”。因此,宣讲者功课要做在宣讲前,要提前与宣讲对象沟通交流,对群众心里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宣讲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对干部群众存在的问题、疑虑,认真记录下来,提前查找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及时答疑释惑,这样才做到有的放矢。但部分教师在宣讲过程中,一上讲台,不分什么对象,不管什么班次,一律板着面孔传经布道,不考虑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更不考虑宣讲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缺乏调研,导致宣讲实效性不好

要使理论宣讲进基层教学效果好,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基层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有理论价值的对策、建议,推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然后宣讲给广大人民群众,帮助他们消除思想上的疑虑,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但部分党校教师由于缺乏调查研究,在宣讲过程中,就理论谈理论多,联系本地的热点、难点问题少;
举例说明的二手材料多,调查研究本地情况的一手材料少。由于理说不清、惑解不透,群众总是觉得理论宣讲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宣讲内容难以引起共鸣。

3、缺乏厚度,导致启发性不高

一场好的理论宣讲,总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引发思索,有所感悟,获得启迪。但启发性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实践经验和发现问题的敏锐的洞察力。党的创新理论博大精深,只有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才能弄懂弄清、学深学透。这就需要宣讲者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更要深入实践。但由于县级党校种种条件的限制,能够走出校门进行实践和调查研究的机会不多,再加上受社会功利化之风的影响,一些从事理论工作的教师,不愿意再坐冷板凳潜心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能够埋头书斋的教师少之又少。不少县级党校老师把宣讲仅仅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性传授,宣讲过程中,不会通过对常见的现象分析来引导听众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获得启迪和感悟。导致讲课理论层次不高,厚度不够。使听众在听后觉得不解渴,不能很好地发挥理论宣讲在思想上的启迪效应和工作上的推动效应。

4、缺乏创新,导致宣讲形式单一

随着基层群众文化层次的提高,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这对党校的理论宣讲的形式及手段提出新的挑战。那种一讲到底、照本宣科的宣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但长期以来,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创新意识不强,单一满堂灌的教学目前仍是县级党校教学的主导方式。群众对理论宣讲的参与方式是被动的、从属的,很少有主动的参与,宣讲方法简单枯燥、手段单一陈旧。

三、县级党校做好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已进入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期,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需要理论上的解疑释惑。因此党校教师应采取多项举措不断增强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建章立制,规范操作,构筑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使理论宣讲进基层工作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理论宣讲合力。应改变党校“孤军奋战”的宣讲局面,建立和完善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关职能部门、社团组织、新闻媒体等参与的大宣讲机制,并定期会议,商讨制定理论宣讲方案,使宣讲活动常规化。二是建立和完善工作长效机制。把理论宣传工作纳入县委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动理论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制定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的宣讲制度。形势在不断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理论宣讲必须与时俱进,要把经常性的宣讲(毛毛细雨)与集中宣讲(倾盆大雨)结合起来,交替进行。这是近年来我们党在宣传战线上创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要作为一条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二)、广泛吸纳优秀人才,把党校宣讲团打造成党校名师团

县级党校要不断提升宣讲团的知名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社会宣讲“数量”与“质量”两篇文章。一是利用有效载体,延伸社会宣讲触角。通过成立宣讲团加大社会宣讲的覆盖力度,把宣讲课堂从主体班向部门、乡镇延伸,向社区农村延伸,向厂矿企业延伸。二是打造“名课”、“名师”。力争培养出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专家”,为党校教师走出校门宣讲搭建平台,进一步形成社会讲学“请老师、找党校”的共识;
另一方面,为充分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需要,广泛吸纳司法、信访、文化、农业等一批有学识、有水平、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党校的兼职教师进入宣讲队伍,建立起一支分布各系统、各行业,素质高的业余理论宣讲团,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使县级党校“名师团”发展成为区域一支叫得响的品牌。

(三)党校教师要苦练内功,增强宣讲效果

理论宣讲能否真正征服听众,宣讲的内容对广大听众能否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宣讲者的综合水平。因此,党校教师要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宣讲效果。

1、精心选题,体现宣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每一个宣讲者在宣讲前,都必须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分析了解群众对理论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增强感召力。同时,要始终站在实践和理论的前沿,不回避社会现实矛盾,不回避舆论焦点问题,不回避群众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做到与改革开放的脉搏同频共振,使理论宣讲体现鲜明的时代性。

2、创新宣讲内容,增强宣讲实效性和生动性

宣讲者要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就要做到求深、求实、求新、求活。求深,就是理论宣传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针对人们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困惑和不解,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求实,就是要密切关注现实, 找准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使理论宣传变“虚”为实,增强吸引力;
求新,就是要增强理论宣传的新颖性,在内容上努力反映新生活,介绍新思想,阐述新观点,论说新道理, 指导新实践;
求活,就是要追求理论宣讲语言的鲜活生动,多使用基层干部群众的语言,说农村事、讲农民话,引起基层各族干部群众的共鸣,增强了理论宣讲的感染力。

3、创新形式,增强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使理论宣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确保听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一是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转变思路,把“以我为主导”变为“以群众为主导”,坚持以听众为中心;
二是采取“面对面”和“零距离”的方法,在田间地头、家属院内、居民家里,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对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引导帮助、心贴心的解疑释惑、实打实的说理点拨,使宣讲生动鲜活、入情入理,使群众听得懂、听得进;
三是充分利用自己熟悉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优势,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讲清道理,在情与理的交融中达成共识;
四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幻灯片的形式,赢得广大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的好口碑。

4、夯实功底,提高宣讲工作的厚度和深度

理论宣讲者要提高宣讲的厚度和深度,必须苦练内功。一是加强学习。对党的创新理论要真学、深学、学懂、学透,做到全面、准备、深入地理解和领会;
要注重改善知识结构,对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市场经济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要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是注重实践。要注重实践锻炼,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研究对策,探寻规律,努力培养预见和把握形势的本领,系统分析问题的本领。总之,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地向群众进行宣讲,增加宣讲的厚道和深度,增强宣讲效果。

第3篇: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稿

在木垒县,有这样一位理论工作者,他把宣讲普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自己的职责,把用科学理论宣讲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作为党校教师实现价值的又一重要途径。他的宣讲,不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而且思想深刻,催人奋进,每场报告都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充分好评和热情欢迎。他就是木垒县委党校校委委员、教务主任、高级讲师杨福忠同志。

杨福忠同志从2003年开始从事成人和干部理论教育,2005年成为木垒县委讲师团成员,一直是宣讲团主要成员,长期战斗在理论宣讲工作第一线。杨福忠同志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宣讲经验,是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宣讲骨干,为基层理论宣讲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热爱宣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杨福忠同志十分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积极投身到党的理论宣讲工作之中。这种热爱首先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执着追求上。自从走上宣讲岗位,就一直忠于党的宣讲事业,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宣讲的政策把握水平;不断精心完善讲稿,保证宣讲内容的完整充实;不断总结借鉴,提高自己的宣讲艺术水平。

这种热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宣讲事业的积极奉献上。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木垒每年都要组织大型的理论宣讲活动,作为宣讲团的骨干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深入到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科学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管是党校组织的干部培训等宣讲活动,还是县委宣传部安排的理论宣讲任务,都是从不推辞,认真完成;不管是在县城部门单位、社区等单位讲课,还是到偏远的乡镇宣讲,都是热情满怀,精彩讲解;都是全力以赴,乐于奉献。由于在木垒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管理和宣讲中认真负责,成效显著,2006年被昌吉州委“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木垒县委宣传部评选优秀宣讲员多次主动让给本校其他宣讲员,2010年又被评选为自治县优秀宣讲员。

杨福忠同志在宣讲工作中严守政治纪律和宣讲纪律,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创新理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不仅准确解读和正确表达,而且做到了“三个不讲”:离开中央精神的话不讲,过多地谈论个人看法的话不讲,容易造成误解和误导的话不讲。始终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宣讲的根本指导,自觉地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来履行职责,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饱满的政治态度和责任意识来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

二、重视学习提高,理论功底扎实

学习,是他最大的快乐。他认为,只有学习,才能在理论掌握上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才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话语权。认真学习,深入研读,增加理论宣讲的深度。杨福忠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他认为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理论创新的步伐;只有学得快,才能跟得紧;只有学得深,才能讲得透;只有学得多,才能悟得深、讲得好。党的理论创新一步,他学习就主动跟进一步,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他时刻关注着党的创新理论,关注党的重大政策方针,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及时跟踪学习,反复深入研究,力求学习理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不管是报纸、杂志、专著,还是网络评论文章、理论研究论文;不管是长篇论著,还是片言只语;只要与党的创新理论相关的知识,都是他要啃的东西。

博览群书,广泛积累,增加理论宣讲的广度。基层理论宣讲,面对的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点多、面广。杨福忠说:只有勤学博学,广泛积累,才能满足群众不同的宣讲需求。曾系统阅读过《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读本》,把《党校教学工作八论》《授课心理学》作为经常阅读的书籍,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坚持与时俱进,自觉知识更新。《学习时报》、《半月谈》、《新疆日报》、《昌吉日报》等学习刊物是他必读报刊,同时经常到《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通过收看名师讲学,欣赏精彩讲座,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宣讲艺术,提升了自己的宣讲水平。

第4篇: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稿

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手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作为理论宣讲工作者,就必须加强学习,努力读书,懂得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学习,不断增强贴近实际,解疑释惑的能力。理论宣讲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重要有效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普及化的必要手段。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服务群众,并转化为推动实践、促进发展的巨大物质精神力量,是理论宣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学习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的新途径。同时,为了使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我们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的途径,努力去推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
一、拓展理论平台,推进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
世界上再先进的理论,再科学的理论,也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作用。而要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必须使其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认真抓好试点工作,创新
方法和途径,加强领导干部为重点的理论学习,科学实践、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增强针对性;
要积极在网上理论宣传、探索广播电视节目等新渠道,拓展新的理论宣传平台;
要贴近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帮助广大干部人民群众掌握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二、精心选题、努力探索,体现宣讲工作的时代特色
理论宣讲要收到好的效果,就要精心选题、努力探索,体现理论的时代特色。一是积极组织宣讲党的精神等,主动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活动。二是围绕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包括科学发展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组织宣讲,系统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容、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三是联系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及思想疑。

三、增强本领,提升理论宣讲队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发挥其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人的能力。要按照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口才好的要求,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理论宣讲队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是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作为理论宣讲工作者,就必须加强读书学习和实践,学会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学习,不断增强贴近实际、解疑释惑的能力。二是提高宣讲能力。宣讲是理论宣讲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组织群众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理论宣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出色的
演讲者。因此,要力求在宣讲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鼓动性、学会与新的社会群体说话、与困难群体说话、与青年人说话、与老同志说话。三是提高创新能力。理论宣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宣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的实际问题,锐意进取,解放思想,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方式,创新形象,创新机制,努力使理论宣讲之树世纪常青。
四、夯实功底,提高宣讲工作的吸引力、精彩度,实用性 提高理论宣讲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支非常过硬的理论宣讲队伍。一是加强学习。开展了“一周一题、一题一议、一月一讲、一讲一评”活动,开展了以“练内功、强素质、比业务”业务竞赛等活动。这样人民群众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队伍也提高了宣讲水平。二是向其他各地取经。去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请进来”送宝,邀请了大学教授、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等从事实际工作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传经送宝,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五、健全相关机制,确保宣讲工作的长效性,宣讲队伍的能动性 建立理论宣讲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搞好宣讲工作的根本,不搞临时突击。一是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重要宣讲任务,首先安排领导宣讲。二是挑选了一批理论工作者、理论造诣深的领导干部、基层骨干、“五老(老红军、老干部、老模范、老党员、老教师”和少先队员等组成了一支风格多样、灵活机动的宣讲队伍。三是完善了宣讲激励机制,分类别、分层次实施奖励,充分调动了宣讲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理论宣讲上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宣讲 基层 理论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党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宣讲稿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