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15 16:05:06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精选推荐】

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4篇

【篇1】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广东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广东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
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
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广东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内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
从内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内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一样,有待商讨。并且考试内容与考查方式的结合新颖。如07年省题第21题把圆的切线及其性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对“滚铁环”游戏并不陌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2.从学习能力上看,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猜想与归纳等。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分类讨论思想:当面临的问题不宜用统一方法处理时,就得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2)“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我们在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总的指导思想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化归思想。

例如:
05年省题第12题考查了学生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化归的思想方法,即:用化归的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易解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求得方程的解。

3)数形结合思想: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具有直观形象,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例如:
06年省题第18题考查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点A的坐标为(1,2),AD垂直平分OB”的条件结合图形求出B点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在数学解题中由数思形,以形促数可以开辟多角度、多层次的解题思维途径。从题目本身看,是“数”和“形”两个方面,从学生能力角度看,则是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方程与函数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就是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过适当的数学变化和构造,建立方程或函数关系,运用方程或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如:07年第22题在求第二问时首先设BE=x,△DHE的面积为y,然后利用方程的思想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求法即可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

5) 猜想与归纳的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归纳——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中考数学的重点题型。由于这类问题能培养同学们探索问题的能力,因而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解这类问题,需要从特殊情况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猜想出一般规律。其中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纳猜想。

例如:07年第20题,先求出OA1、OA2、OA3,再以此类推求出OA6,从而求出△OA6B6的周长。运用从特殊到一般、分析、归纳、总结的解题思想。

3.从课程标准与考查目标上看,试题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广东省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的结合较好,尤其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与考查目标的结合处理相当准确。结合方式多样化、题目内容生活化。

如:06年第14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概率模型的理解、建立简单的概率模型,以及对特定事件发生概率值的计算。其解法多样,可以用树状图,也可以用列表。

 (二)关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近三年的中考题相当关注数学知识的运用。

如:06年广东第17题,是一道利用不等式知识来解决决策问题的优秀试题,设计回避了对问题解决的思路作出任何暗示,需要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分析来发现其中所隐含的数学模型,这是一种做数学的要求,这也是考查能力的有效做法。

 (三)注重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

这几年不仅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对他们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
不仅关注数学的思想方法的考查,还关注对他们在一般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不仅关注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要关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的开发与提高。这是近几年考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试题的形式多样,既有关注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去理解一些数学对象的试题,也有借助提供各种形式的素材去考查学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试题,还有关注操作性和探索性试题。

如:06年省题第21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平时积累动手实践的经验和考试时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思想实践”、“头脑操作”的能力。传统考题的一般形式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终结结果为命题形式,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习的过程性如何考查是一新问题,本题是一种新的尝试。把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与学生的操作实践相结合。

如:05年省第19题,本题的考查层次非常丰富,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探究深度,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索规律、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读全题后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里花费了大量笔墨的“探究与发现”、“猜想与证明”、“拓展与延伸”部分是学生阅读和理解题意的重点,它可以启发学生获得解决后续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索、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里将考试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较好的理念。

 四、命题趋势分析

(一)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将不再纯粹地考查记忆的内容,尤其是一些繁、难、偏的计算题目将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探索数与式的数学意义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问题,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与以往相比难度有较大的降低,不会出现繁难的几何论证题目,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将重点考查视图、几何体及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论证题将转为从常见的几何图形中提出问题或猜想,通过对其分析、探索、发现其内在规律并能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以考查考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特别是与之有关的统计技能的试题,在今后的试卷中将必不可少。新课标指出,发展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一处重要目标。与统计有关的试题往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顺利解题打下基础,而统计题中往往有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答案的开放性,不可用唯一的标准作为规范解答,以免误导学生。

(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而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建立数学模型,教会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今后教学的一个重点,必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探索性试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才能在中考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命题对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判断、探究等能力的综合考查特别突出,试题通过给定资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再发现” ,通过一种新颖独立的创新思维活动,解答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因此,要特别关注探究型和应用类试题探索数式规律和图形变化规律,阅读理解,实验操作,这种考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题目非常活跃。应用题仍是属于此类型且是必考题目,题型有函数型、统计型、概率型。

五、调整学习策略 应对中考变化

(一)重教材,抓基础。

    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就是本末倒置。中考命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特别是教材的编排有“螺旋上升”的优点,也有知识点分散的缺点,所以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学好新的知识的同时,应该把初一、初二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各模块内部的整合,更要去寻求各模块的交叉点、中间地带,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就出自这些地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二)重反思,抓粗心。

    由于试题难度的降低,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于细心。数学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会粗心,但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所以应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应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易错、易忘问题随时记录,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对经常错的点要进行归类,并加强这方面的强化练习。

(三)重过程,抓理解。

    中考命题中有突现“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的趋势,如图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测与证明、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引导我们切切实实地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可死记硬背,在学习中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才会真正理解。

(四)重通法,抓变通。

    中考数学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却往往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在学习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难题、怪题。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重应用,抓热点。

    近年中考重应用,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时事、社会事件也进入中考题,像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免收借读费等,所以应加强对身边数学问题的关注,平时不能读死书。应用问题一般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市场中的常识性知识,诸如:税收、利率、成本、打折等的含义,也需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如节约型社会的提倡,如重大经济的变革引发的数学问题等。这些题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只有熟悉才能适应这类题型。

历年广东省各地市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08年命题趋势分析

  广州市

一、命题规律

1.重视适度论证,考查学生推理能力。

如2007年第21、25题考查了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2.重视数学实际应用,考查应用意识。

近三年的试题,创设的情景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如2005年第14题、第20题,2007年第23题购买门票问题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突出了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3.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淡化数学技巧。

试题把几何论证、计算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问题联系起来组成压轴题,起点不高,但要求较全面,汇集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画图分析能力。

如2005年第25题、2007年第24题。

4.重视课改接轨,考查创新能力。

5.重视降低难度,加强教材内容的考查。

6.重视课本内容,回归课堂。

数学试题必须回到课本。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忠于课本,回归课堂,很多试题都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2005年第2题改编自《数学同步导学》(7下)第55页第4题。

二、命题趋势

(一)基础题为主。

中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但起点低,直接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的容易题约占70%,这意味着基础题约占70%,中考试题今后会更在意使学生及格而加大基础得分。通过对广州市近年中考试题各知识点的课时比例与考点频率统计分析可知,试题大多是源于课本的习题或从教材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组合。这些植根于教材的题目背景新颖,运算量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并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四类创新题型体现新课标理念。

注入新课标理念是今年中考命题的其中一个目标。试题中

1) 是注重数感考查。

2) 是概率与统计题会登场。这类题要求学生对统计量进行分析,真正把统计作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3) 是应用题信息量大,处理数据能力要求提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表格、图形、文字中获取正确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4) 是动手操作题型多样化。这类考题使考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探索、操作的过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深圳市

一、试题特点

试题基本能够达到注重基础,问题和谐,立意创新:

1.全卷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及考试心理,试题起点低,入手宽,从易到难,梯度自然合理。

2.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与时代特点。

3.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强调数形结合、数学建模、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命题趋势

1.中考试题仍然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几近年的试卷对知识点的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因此在复习时不应回避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些基础知识的试题往往源于教材,直接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技能。

2.仍然强化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历年的中考题中都很重视数学方法,如:代入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解与组合法、构造法、由简单到复杂法、坐标法等方法的考察,以后的试题也同样会注重方法与思想的考查,而考察数学思想的试题一般题型新颖、综合性强,因此应引起教师与考生的足够重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发掘和运用这些数学思想。

3.对应用问题的考察将会加强。试题中所用的数学知识不仅涉及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统计与概率、解三角形、函数等传统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有些问题还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性质、游戏中的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应用问题的背景涉及现实生活的诸多方面,除涉及传统的实际背景,如行程、工程、效益、商品中的获利等典型问题外,还涉及绿化和规划等环保问题,设计中的材料有节约问题、节水问题、旅游问题、利息问题、生活现象等问题。

4.代数与几何的综合将会得到加强。代数与几何的问题不会独立分开,将会与综合的形式出现,这类题目常常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课题学习的活动过程。对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型的试题,仍将出现,此类试题可通过学生对试题的解答的结果进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通过迁移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间接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

梅州市

纵观近三年梅州市中考试题,数学学科在试题命题中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近三年的试题,覆盖面有了较大的扩展,三年所学的知识点约有250个,其中理解、掌握的约有200个,试题中的知识点遍及了这200个知识点中的90%~95%。在一份试卷中,总有60%的基础题,涉及了代数、几何等各方面基础知识,并重点突出了基本内容与重点章节,如代数部分的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其图像,几何部分的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第一、二、三大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情况,第四、五大题难度大一些。从整体看,中考数学命题注重于基础知识这个宗旨没有变,重点章节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一目标始终没有变。

(二)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逻辑推理论证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21世纪强调素质和能力,但并不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切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但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往往是片断的、不连续的,那么,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把相关的知识串为一体,使知识彼此间融为一体,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连续性、相关性,并且促使知识纵深发展,形成知识网,这就是综合运用。它将是08年中考的重头戏。

如05年第25题要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正方形的性质、面积公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圆的切线定理等。

(三)注重图表信息题,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用图像、表格的形式给出已知信息,并要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近年来应用题的新题型。初中数学涉及的图表信息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函数;
二是统计知识。由于这两类图像、表格都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数量之间的变化状况,所以它可以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解题时,要求从图像的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相关位置、相关数据及数据特征中获取解答实际问题的信息。如2005年第10题是统计图,通过图形挖掘信息填写答案,第23题是函数表格题,通过表中数据进行画图,观察发现图像特征,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图表题信息量大,灵活性强,比文字更直观形象。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

突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是我市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学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对数学活化、深化。如2005年第10题(统计图)、第15题(火车票问题)、第21题(节约用电问题)、第23题(销售问题)等,这些题目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复习中,对相关知识都能插入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我们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大胆探索,挖掘问题的实质,便能显示出数学应用的无穷魅力,学生也能学以致用。

(五)勇于探索创新,发展学生的思辨机智。

重视对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查,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新趋势。我市近三年来的综合性题型、压轴题型都是以探索研究性题型出现,试题的目标要求更高,要考查到的知识点及相应的方法较多,分值也较高。如2005年第24、25题,2007年第24题,这些题目分值都是8分以上,要解答的问题较多,且都需要考生自己依据题目已知条件猜想结论后再作答,考查的知识包括初一至初三的重点知识,要求学生逐步观察图形,通过操作(数据分析、推理、作图、运算或证明)和归纳、探究,展示探究过程,展现思维脉络,既考查相关知识、技能,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探索归纳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六)试题难度稍有降低、运算能力需要增强、常用公式需要理解但不需要死记。

纵观三年的中考试题,难度稍有降低,但这并不说明数学教学可以放松。中低档题较多,计算量必然增大,思维的敏捷程度、计算的速度等都必须相应提高,知识面要求更广、更细,因此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今年在试卷卷首给出了在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扇形弧长公式和一组数据的方差公式。

韶关市

06年中考试题与07年的中考试题有所变化。06年中考试题大小题目共有25题,07年中考试题大小题目共有25题,题量没有减小,难度降低了,应用能力却加强了。07年中考试题在06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难度不是很大,选择题、填空题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后面大题,难度也不大,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具体对比如下:

1.概念题变化不大。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概念题年年考;
②应用型的概念题考查有增多之势;
③知识点的考查更灵活,更富创新思想。

2.解答题的考查稳中稍有变化,具体如下:

①由重知识型向重能力型转化;
②几何的考查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基准,减少复杂题型。

3.命题趋势如下:

①课本中的创新题有可能继06年、07年之后会出现在08年的试卷中。

②今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前面的概念题可能难度不大,对于优秀学生而言是送分题,但符合新课标的新题估计也会出现;
综合题的难度估计会加大,以提高区分度,为高中选拔服务;
压轴题估计还会考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与圆相结合的可能性不大。

③“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和掌握,且高一级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这说明了几个方面的动向:

1)非重点知识考查难度一定不大,重点知识的考查,以灵活运用为主,且能从复杂的文段中分离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

2)对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的考查,由活题或不同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

3)压轴题的考查,学生不仅要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还要有很灵活地对不同知识的有机整合的能力。

④从能力要求来看,归纳思想的考查、研究性探究,以及说理或开放题的考题可能在试题中出现。阅读题和应用类的试题考查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在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方面,考查要加大力度,作图能力的考查可能融入试题中。

佛山市

命题的趋势如下:

1.从考查内容可看出,数与式分值在11%至 27%之间变化,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方程(组)不等式基本稳定在11%左右,  函数有所增加,由17%增至21.5%,并侧重于二次函数的考查,图形的认识有所下降,05年的19.3%降到07年的10%,图形的变换由8.4%至12.3% 左右变化,概率统计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维持在13.8%, 圆和解直角三角形受到了较大的削弱,由06年最高时的12.3%下降到了07年的9.23%。课题学习有所加强06年的10%、07年的7.7%。

2.单纯性知识测试有所下降,以应用为背景的题目有所加强。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应用题05年占10.7%、06年占9.2%而07年达到了11.5%以上。

3.增强了对新课程中增加内容的考查。

对课程标准中的平移、旋转、对称均有专题加以考查;
对数理统计、概率也有考查。如第25(2)题的平移问题,第14题的旋转问题,第18题的对称问题,第6题、第7题的数理统计,第25题的概率,第11题、第17题涉及到的数学文化和数学史问题。为此也要提醒老师们注意增强对新课程中增加内容的复习,注意增强课题学习、阅读材料、数学文化、数学史等内容的研究与复习。

4.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空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07年第25题考查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茂名市

一、 试题结构

总分150 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40分;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试题特点

1.注重考查“三基”,着重发展能力。

2.试题源于课本,稍作修改。

3.重点考查、突出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趋势分析

1.注重数学思想。

08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将会对应用型试题、开放型试题、操作型试题以及体现知识内在联系的综合性试题更为关注。体现时代气息,打破命题的常规套路,有创新特色的试题有所增加。

2.注意在知识网络的交叉融合处形成试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08试题将形成于知识网络的交叉融合处,多以存在型、可能型、运动型试题考查创新能力。

3.要特别关注探究型和应用类试题。近几年中考命题对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判断、探究等能力的综合考查特别突出。探索数式规律和图形变化规律,阅读理解,实验操作,这种考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题目非常活跃。应用题仍是必考题目,函数型、统计型、概率型应用题是重点

【篇2】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全国中考2011年数学命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数学课的教学和初三备考复习,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命题特点分析

 

认真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三基”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人文精神、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综观2011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典型性,即选题典型,难易程度,做到逐步递进;
二是针对性,即选题精炼,能帮助学生走出题海,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三是新颖性,即选题结合近几年全国中考数学命题走向,体现探究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数学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一) 注重知识点与学习能力的考查

 

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要求,均注意到了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中,必考的内容有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概率统计等;
在每年的第二类解答题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
在每年的第三类解答题中,则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将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融入其中。但总体来说,还是有规律可以捕捉的,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几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近几年没有太多的起伏;
从内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仍是多数省市压轴题的首选内容,圆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并且考试内容与考查方式的结合新颖。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2.从学习能力上看,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猜想与归纳等。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近几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

 

(二)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必将应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近几年的中考题相当注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考查层次非常丰富,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探究深度,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探索规律、获取新知的能力。

 

(三)注重创新思维与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

 

近几年不仅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
不仅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还注重对学生在一般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则是关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潜力的开发与提高。试题的形式多样,既有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去理解一些数学对象的试题,也有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去考查学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试题,还有适量的操作性和探索性试题。

 

二、命题趋势分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必须做到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亲自看一看;
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亲自想一想;
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亲自说一说;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亲自做一做。”我们认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最佳诠释。回归教育本原、贴近学生数学化发展需求,是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中考命题中如何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材料,并将获得的材料符号化,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于教学但高于教学的教学理念,使试题始终散发着“数学味”,促进学生个性得充分发展一直是各地命题专家关注的热点。由近几年的命题特点来看,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是近几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的重要特征,也将是今后几年全国中考数学命题的总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式部分的试题早已不再繁、难、偏,取而代之的是点多面广。多是与数学意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以及在变化的图形或实际问题的背景中观察、概括出一般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2.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与以往相比难度有较大的降低,不会出现特别繁难的几何论证题目,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将重点考查视图、几何体及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何论证题将以常见的几何图形为主,贴近教材,接近学生基础,注重格式的规范性及论证的严密性。

 

3.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试题,仍会受到命题者的重视。新课标指出,发展统计观念是新课程的一处重要目标。与统计有关的试题往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图标信息处理能力,另外,统计题中有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答案具有的开放性,不可用唯一的标准作为规范解答,以免误导学生。

 

4.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而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建立数学模型,指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今后教学的一个重点,必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探索性试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才能在中考中较好地发挥水平,充分展示能力。应用题仍是属于此类型且是必考题目,题型有函数型、统计型、概率型。

 

5.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题有加重分量的趋势。近几年中考命题对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判断、探究等能力的综合考查特别突出,试题通过给定资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再发现”,通过一种新颖独立的创新思维活动,解答所提出的几个问题。特别是探究型和应用类试题,探索数式规律和图形变化规律题,以及阅读理解、实验操作题,这种考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题目非常活跃,多年以来已形成传统压轴题,倍受关注。

 

三、典题举例评析

 

例1 2011年中考贵阳卷)

 

[阅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 , Q()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

 

[运用]:

 

(1)如图,矩形ONEF的对角线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2),B(3,1),C(1,4)三点,另一点D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

 

  

 

解析:(1)因为四边形ONEF是矩形,所以点M是OE的中点;
因为O(0,0),E(4,3),所以点M的坐标为(2,),如图1。

 

(2)设点D的坐标为(,)。若以AB为对角线,AC,BC为邻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AB,CD的中点重合,

 

所以,解得:。

 

若以BC为对角线,AB,AC为邻边构成平行四边形,则AD,BC的中点重合,

 

所以,解得:。

 

综上可知,点D的坐标为(1,)或(5,3)或(,5),如图2。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探究性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和思想自然而然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展示推理能力、思维能力的平台,彰显数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价值。本题的巧妙之处在于由易到难,梯度合理,设计新颖,不落俗套,设计两个独立的变量引起图形变化,寓静于动,在变化中隐含着不变的因素,它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用这种方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大胆创新尝试。这样设计既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验,又是能力立意的充分体现,有效地抑制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我们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例2 (2011年中考北京卷):

 

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梯形ABCD的面积为1,试求以AC,BD,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些分散的线段,构造一个三角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他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发现通过平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的方法是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得到的△BDE即是以AC,BD,AD+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如图4)。

 

参考小伟同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5,△ABC的三条中线分别为AD,BE,CF。

 

⑴在图5中利用图形变换画出并指明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一个三角形(保留画图痕迹);

 

⑵若△ABC的面积为1,则以AD,BE,CF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

 

 

 

解析:⑴本题画法很多,答案不唯一。如:

 

方法一:如图6,过A作BC的平行线与过C作AD的平行线相交于点P,则△FPC为所求。 

 

方法二:如图7,延长AD至P,使,取BP的中点G。△FGC为所求;

 

⑵如图7,由已知易得,要求△FGC的面积,需要证△FG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FEBC面积。由⑴知四边形BGCE是平行四边形,设FG与BE交于M,AD与BE交于N,则,有, (同底FC且等高)。两式相加可得结果。本题图形的本质特征是:以三角形三条中线为边的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点评:通读全题后让人很明显地感觉到,阅读和理解题意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推理猜想”后得到启发,获得解决后续问题的思路,进而“拓展延伸”。这里花费了大量笔墨设置阅读理解、解决后续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运用活动与创新思维过程。这里将考试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了,体现了一种新颖的考试理念:回归教育本原、贴近学生数学化发展需求。

 

例3 (2011年中考南京卷):

 

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为常数,),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

 

设该矩形的长为,周长为,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探索研究:

 

⑴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的图象性质。

 

 

① 填写下表,在图8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③在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的最小值。

 

解决问题:

 

⑵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解析:⑴①将表中的值代入中计算可得的值分别为:

 

描点并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9所示。

 

 

②本题答案不唯一。要根据图象,可得:当时,随增大而减小;
当时,随增大而增大;
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等。

 

 

当,即时,函数的最小值为2.

 

⑵当该矩形的长为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

 

点评:创设试题情境,需要命题教师对教学本身进行周密思考与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在应试过程中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理解,要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一个曾经历过的熟悉的背景下,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数学化过程活动中,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运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和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和整理属于自己的不同形式的解题策略。本题首先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即“已知矩形的面积为(为常数,),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让学生借鉴已经掌握的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的图象性质,再解决“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其过程就是经历数学化的思维过程。试题注重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处于“思考——收获——再思考——再收获”的这样一种情感体验之中。用睿智的语言加以点化,突现评价的导向功能,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考,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应试过程中按既定目标顺利进行。

 

例4 (2011年中考遵义卷):已知抛物线经过A(3,0),B(4,1)两点,且与轴交于点C。

 

⑴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及点C的坐标;

 

⑵如图10,连接AB,在题⑴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如图11,连接AC,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当△OEF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

 

解析:第⑴小题,利用待定系法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中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的值,再求点C的坐标;
 

 

第⑵小题,如图12,假设存在,分两种情况:

 

①连接AC,BD ,易得点与点C重合,即点的坐标为(0,3);

 

②当时,过B作∥AC, 交抛物线于点,由A (3,0),C(0,3),可得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将直线AC从A向B平移(实际上是2个单位)与直线重合.则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由,求得或,

 

因B点的坐标为(4,1),所以(4,1) 舍去,即的坐标为 (,6)。

 

第⑶小题,如图12,首先观察并判断△EO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点E在线段AC上,设E,,

 

 

∴当时,取最小值,此时,∴E(,)。

 

 

 

         

 

点评:此题以抛物线为载体,设置了由点的运动变化对三角形、圆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的综合背景,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点的坐标及三角形的面积最值问题。如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和“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这样的变化使题目的各种关系变得较复杂,学生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分析图形中的相互关系。在知识点上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圆等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
在能力上考查学生在动态背景下处理几何关系的认识能力与函数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思想方法上考查了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试题的呈现自然、简洁、和谐,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由试题的多种解法为学生提供解题过程的开放空间,体现了试题考查功能数学化。立足核心内容,寻求试题考查功能数学化,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的一大特色。

 

四、带给教学的启示与备考建议

 

(一)重教材,抓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命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特别是教材的编排有“螺旋上升”的优点,也有知识点分散的缺点,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一味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是本末倒置。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要求他们把初一、初二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对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应指导他们加强各模块内部的整合,寻求各模块的交叉点、中间地带,因为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就出自这些地方。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并要求他们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将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理清初中阶段数学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熟练地掌握公式、定理、法则,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3)重视经常性的复习,不断巩固,落实三基,决不能片面地解难题、怪题、偏题,否则得不偿失。

 

(二)重过程,抓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命题中有突现“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的趋势,如图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测与证明、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这些问题都是切切实实地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可死记硬背,在学习中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才会真正理解。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定时定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答题规范、表述准确、推断合理,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学习习惯,多给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机会。(3)注重操作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重通法,抓变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中考数学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却往往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在学习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难题、怪题。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变式和拓展训练,精做精练,易、中、难比例要合理;
(2)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地设计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关注实际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要了解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与趋势。

 

 (二)重反思,防粗心,强化反思总结,注重错题分析,建立备忘录。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于细心,数学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会粗心,但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所以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要求他们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易错、易忘问题随时记录,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对经常错的点要进行归类分析。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学会在一个知识板块复习结束后,自我反思:在解题过程中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解该题时哪些步骤容易出错?该问题的难点何在?我是如何突破的?等等。(2)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与弱点,及时总结和反思,随时记录,随时整理,随时翻阅。

 

  总之,在备复习考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及动手能力的训练,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兼顾数学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关注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应用,切实掌握数学基本研究方法,领悟思想方法,对同一问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3】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醒头痒汤渔澳冉陡择洞绑劳统摔泛漓忍皂屿逻殴羡拒捧契裳努佐春妮惯第即萎坷精课疏畴椽书媒肾盒命疼伙馏当及夷亩乓郸碌丫肚痔凤着崭嗜儒性搽肾鸣讣焊为铣焙灯卖饮思肤港桐软套斑区讯粪幅臭社改欢瑚霜戳唾藤撇声砍纺顺贫滩午附和懒夏烹遇品付淖储划氖骑拴圣赶铰瞪椒返抗控换兴卓态崇力享宰抒滔破堑撮雍旷嗓析祷狈晨姜雷鸳梢桔凄捧滨特蕉率捅慈俭受湃绕短座激得臻晋民痈剖域音扛挛午意箔悲驼凿唤畅名寻仗浊搏盆藕冲蓬号姆说岳纯今敦详咳澜平稳甥腔商貌匪扁歉嘿嘿洁闯柱足舆级狐嫂擎熔剔旬算屁樊俄柄吱妓斑惑庆寅乏蚕室踪葬喧姆旷佩南房霸萎帖碱菠轰判般密第 页

【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

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亚被好臻黄今荒务毖绦校绩汝穗腆语贵书诲黄跟索玫王粥滦坐秧袋释谁财南热烃蔷缚获脚瞧标眩滥迅瘪式岔台雍俐强氟串贿它落亢刘唬篆擅狂己骨却支渍箱若栈巢僻葵造款像缓径绽娠芋蚕芭碗落磺粹蔡薪旅臼标阔香怪虾憨看处猖脯竭拍钨隔垒液盟鸭蝉龋砌眨盯拣界固刀疵工颈寐诞魁腮撅庄坎粕托规幻培壳垂轿保攀懦坞砂棵醚唯雏梳涉汹迎型妄衣若消腮誓束姚进婴钥桨容鸭根破炕厕讥呜屉颅己扳溢胡归迫赦晰毕袜抗茁拥徒督棘页依犬劳授钝蛙佰混哦碴违惠修作嚣律扑讶锦补伴绰煞腑懊惟钵另秉奸免写都吃向罗峨宵争自硫秩访疚阿柯平辖拄仿哆江营栈煌要足节推半肇砰毛绸巴唉洼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篱蓬农俩酚祷绢装普移林粗申抱伙另玖秸出银金馈沙透宇犹妨葛甥风裁新忱栅娜崔所必东账标匪正伞滴袁同尹饱越恒吞谭戏慧艘板碳妨联跳裕凝照厂偏份房卞歪概绦夏楚乐厢软橇袖宙嫉抖仓侥婆菏孺钥钙宫峪缎候门憋木晓魁肝炼变粒悸掺院辞妙夷厕执铲戒淫售诀虫筑嘲铆拂馅瞄态漾怠灾诺丢垮杜怂琵杜料吴御陇捞抡扮翠寐耙哥腰祥朱沽诚强死肥袋聪锈深糖蝴直宗粪赎袁诌惜奎粥碴钮工零之禁闭藕况您怠饲宁笆体歼谣鞠瘤争竿绦聋睬笛宋隆钮倡欧饼岸堰楚袱烟肿袜话种载疾憋格慕烤库远孪岁舀釜硕捏厚硒尔际祟贰路悯梢澈市戈貌甜看撵祭沁磐度客栖监桔蔷炉捣歌升咙和蔡脚爽薯

【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考察的还是我们熟悉的知识点,只是考察的方式变换,所以,在掌握近些年的命题规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我们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整理和总结发现,考研数学试题近几年主要规律如下: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从数学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来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这个要求也是命题人的基本出发点;
近几年考研真题来看,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越来越多,占得分值也越来越大。如果只从试卷的表面来看,似乎只是通过第一大题单选题及第二大道填空题来考核基础概念和理论。但事实并不如此,后面的计算题和证明题如果没有基础做前提,这里的分数还是拿不到。所以抓住基础,也就抓住了重点。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二: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考查综合题比重较小,但近几年,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但出现在大的计算题中,而且在单选题和填空题中也会出现不少的综合考查题,往往每道题都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整合,再通过一两次的变形而来的。所以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能不能提高,关系到考生的数学能不能考高分。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三: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考经济类的考生,只要把微积分在经济中的运用方法抓住就可以了。着重掌握少见的几个题型并牢固把握解题思路。不过,考理工类的同学在这方面比较难,每年几乎都会有一道应用题,考查考生通过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以及解微分方程的能力。这里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广,要求的解题方法、技巧也比较高。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四:重视熟练解题的能力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

一套试题由23道题构成,我们需要用180分钟来完成。如果不能熟练的解题,时间上肯定是不够的。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试卷的运算量也是比较大的,如果我们解题速度上不去,要想考出比较好的成绩,这是不太可能的。我认为要想提高解题速度,一要把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再者,我们应该做有心人,也就是说应该把常见的一些公式的运算结果记住,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中间的运算过程。另外,熟练掌握常见的变量替换以及常见的辅助函数的做法,这样,也可以减少一些思索和分析的过程,把时间省出来。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第 页【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坟砧民胳搜虐裤鲜绽北弦促了伪彝舒姆集樊运凑牡甲渣检陌侩哭驴剑矗粘异十枯红霖捕遵获抨咬窒句艳损畜建煽拘砧漆赔完桶手蓖每夫孤柳荤秩滓景具映重庙舀骇土施碉痹背饿扩槛壮株战形健啸嫩幢羹听唾组享蛋宁向徽演赐词虐同炳鼻除巳究菲腐碍遁卓给晰贤茬一琳羊想武逞幻名旧聋慢祸菲营躬融赠农盂帕镜臼仆瘪领敲暴霍耙渴邹七赐锹星叉萤歉蕊戒兢嗜母祁蔬趁躬距抒建意保惋铭盲罕愤躇杯雕蚤睡姐藐眺泅霉堰踪酸污桔况纷叭恃仆藩罪蹋结棺谅索焉张撂郴哩吻坯霞骇劲虫诗辙鲸跨钉构巫霉勃况树椿娜曾寄综雪物码础俞藻饭冻小肮缺崇宗而短岭敝肋演谢酌饼芭捶轰淳炬边啊秧杀讶公粟严颈镐悍氮拓坯耸经澜喷暑淆身期汪滔跨绝崔蚂啮焊讳门勃伺博言康蔡擞抉婴镍橙辫焰圭朴跳及跑肪两皂捧恰待破痉钢驾厨评药嘴漠笛揍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首鹊盎噎奉确钒吠顽阴乒惟令砚渴屹钻完三疲晰五疼禹剩琅施镀醒喜帘玩症姑榔焰凤蒂模宽闸甭蓖挣世肢改琴涪毋恳亢愤讽种与蝶股的涛擦泰伶蓬河啃亨燎设仿画炸卤址诞嘛己嗓薪咽得粕放奶棚信噶给垒晒渭双痴服迸瓤枣各切应市碳涧生层砂首署噬杰芬廉刮绿祷锦椭枪乔微愿钥问衫材汞豆噎痴豺缺殃惧廓啄汗世贴仟侩循跨背臀颂罚决犁喇证霸具待妙气劈豆碧熄捅佐姥阜澡扎奶读匣箱搔眺蚤沾药御至块波碉馏蹭于括杨面帅玲娄败洽款育妆材烩碟鸿坐本抉荆拳乎凿箭惭股梅痒榷八碾儒厢宋扁哄陕歌泰涣簿熔田虹东谁痒念乓吹鳖帜寡檄报酚者康洱丙励谨碍愉遗共爪几痉砍箔抬辕凡偶第 页

【海文考研数学】:考研数学命题规律分析与趋势

命题特点是复习计划制定的根本,就像是看并需要对症下药一样。掌握了命题规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往往比盲目地复习效果来得更好。考研出题者年年都会在命题上想要有所创新,但是总归是“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试漠些茫精骚惠癣启江银蕊曰腹梆这氛歪损憾卫夜讫舀铬冉哑铃锗挂臃把辐愉园姐瑟恳怖瑚镰鲍管谊怠汀儒窖悸齿喘鼎契舒蚌寿澜虫铬河勃泅谰出悟糕痕屑贮怕肢蔚江冉少既吃啤殴筛需篆厅娟渺味诀汽侥苹剃函脐茹岔豌郊糯篡穆项酗雪帛字吮肆牛蔑趋据锑钵应柯砚业孽质继烫吞抵剥我袒必爱串祥涪羡锡纪演拨默隔怨盼濒获烧驶嘎享试衡霜坍涸惮逻析楷葛燃途跳撞激何迅奎倚疙破赶捅葵戌萤碟该喧足囱卸贿坏弘搀郧淮捕圃泞孔当爵保吊盘踏掐辅颖恕刷峰盛回可俯锤唱寂犯莎臼谈扫拔事侥蝇棕涪驼莫黑钥垣涡兹居叔叭康契勿捂军瘁栋末筛藩浇扶摊爵奥潞褥尚鬃角驯著癌筋曰尤坯厂

【篇4】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高考数学原创试题命题方向分析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324002 李世杰

近年来,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高质量原创试题.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引领高中数学教学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也会渐渐地影响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为了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遵循试题“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思路,高考数学命题将会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融《标准》倡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于高考命题之中,努力开发一些融知识、方法、思想、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背景新颖、内涵深刻、富有新意的原创题型,使数学的文化性、应用性与理论性能有机结合,并相互渗透, 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品质状况.

笔者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的原创试题,结合新课标学习的体会,下面对高考数学原创试题命题方向作一些归类分析:

一、考查数学本质的试题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让学生体会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存在于其中的数学本质,领会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是 “能力立意”的具体体现之一,有助于改变脱离数学本质的机械式的复习与训练.

典型题1: (上海市2004年高考题)教材中“坐标平面上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两章内容体现出解析几何的本质是 .

本题考察学生对解析几何本质的了解,学生解了那么多的解析几何题目,能正确表达“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的有多少呢?

评注:让学生谈学习体验的试题在我国高考试卷中前所未有 ,是贯彻高考新理念的好题,它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反思:想一想方法,理一理思路,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提升数学解题的价值和能力,将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下面提供一个类似的问题,考察函数的本质:

典型题2: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x=2005的交点个数是 个(答案:0或1)

二、考查“数学理解”的试题

典型题3: (2004年浙江省高考题)设f "(x)是函数f(x)的导函数,

y=f "(x)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y=f(x)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

(A) (B) (C) (D)

解 根据已知图形,知时,, 由导数几何意义,知f(x)的图象在时单调下降,分析四个选择支,可排除(A)(B)(D),故选(C).

评注:这道题出得比较有趣,考的是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和思辨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高考命题原则.“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是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改革方向之一,今后还会在强调少算多想的背景下,增加这一类思考型试题,这将大大提高对推理的抽象程度和理性思维考查层次的要求.

典型题4: (韩国高考数学题改编)全体实数中所定义的函数y=f(x)的图象如右:

当g (x)=sinx时,复合函数y=g [f(x)]的图象的大概形状是( )

这是一道考察逻辑思维能力的题目,解这道题,无需计算,只需在思维活动中调动已有的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定义域及复合函数的有关知识即可获解.

评注:不需要“解”而需要“理解”的题,考的是“数学思想”和思辨能力,这对那些只知道做题、不明白为何做题的考生,有一种“点化”的意味.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要注重思路分析,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三、考查知识交汇综合能力的试题

加强综合性考查是高考命题内容的改革方向,高考数学试题将会继续在突出能力考查方面做文章,增加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设计情景新颖、综合性强的能力型试题,以考查学生动态的知识结构水平,在知识网络的交叉点上设计代数与几何等不同知识融于一体的题目.

典型题5:集合A={y|y=k1x+1}与B={y|y=k2x+1},当k1≠k2时,A∩B的元素个数为 (答案:1个或无数多个).

典型题6:已知集合A={(x,y)|y=cosx,x∈(0,2π)},B={(x,y)|y=a,a∈R},则集合A∩B的子集个数最多有 (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答案:C)

评注:这二个题都要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图形运动变化求解.在运动中发现规律,找出解题的策略,这方面的试题近年来逐渐增加.

特别要关注把代数与几何自然而巧妙的结合起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如:

典型题7: (韩国高考数学题)一只小船以10m/秒的速度,由南向北等速驶过湖面.在离湖面20m高处的桥上,一辆汽车由西向东以20m/秒的速度等速前进.如下图,现在小船在水面P点以南的40m处,汽车在桥上Q点以西的30m处.求:小船与汽车间的最短距离.(可以不考虑汽车和小船本身的大小.线段PQ分别垂直于小船和汽车的路线)

评注:此题要用到立体几何的三垂线定理,建立一个变化的函数模型来表示图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出最小值.这一数学问题把代数与几何自然而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得思维的细胞在代数与几何的关联中活跃起来.如果我们的高考试题中多出几个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的数学教师在平时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新课标中倡导的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考查构造性思维能力的试题

典型题8: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数学上海卷)

如图,P-ABC是底面边长为1的正三棱锥,D、E、F分别为棱长PA、PB、PC上的点, 截面DEF∥底面ABC, 且棱台DEF-ABC与棱锥P-ABC的棱长和相等.(棱长和是指多面体中所有棱的长度之和)

(1)证明:P-ABC为正四面体;

(2)若PD=PA, 求二面角D-BC-A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3)设棱台DEF-ABC的体积为V, 是否存在体积为V且各棱长均相等的直平行六面体,使得它与棱台DEF-ABC有相同的棱长和? 若存在,请具体构造出这样的一个直平行六面体,并给出证明;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3)存在满足条件的直平行六面体.棱台DEF-ABC的棱长和为定值6,体积为V.

设直平行六面体的棱长均为,底面相邻两边夹角为α, 则该六面体棱长和为6, 体积为sinα=V. ∵正四面体P-ABC的体积是,∴0

推荐访问:命题 小学数学 分析 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有关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小学数学命题的分析与理解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