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对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意见

时间:2022-10-26 16:45:11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市政府对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意见,供大家参考。

南京市政府对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城市,现就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五美”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和示范村,每年确保建成示范片区 300 平方公里以上,创建市级示范村30 个左右。到 2015 年,基本建成江宁、高淳两大示范片区,建立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到 2017 年,浦口、六合、溧水三个示范片区全部建成,郊区规划布点村布局进一步优化,累计创建市级示范村 200 个左右,郊区农村初步展现出“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新风貌。

 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快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提升,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深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要分层次推进、分类型打造,要注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紧密结合。把规划布点村(新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节点,全域统筹规划、优化镇村布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二是示范片区建设和示范村创建紧密结合。统筹规划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升,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聚焦在示范片区,全力打造特色风貌展示带和精品片区,形成和放大示范效应,全面推进全市域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环境整体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构建紧密结合。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建立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四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在示范片区内率先落实现代农业布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延伸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重点工作 (一)落实村庄布点规划。根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划定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边界。综合人口、产业、自然环境、耕作半径、历史文化等因素,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明确规划布点村庄数量、人口和用地规模、配套要求。2014 年 9 月底前,各郊区完成村庄布点规划集中报批。按照成熟一批、确定一批、公布一批的要求,由各郊区规划部门

 负责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布点村名单。制定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要点,重点加大文化名村、古村落保护建设;按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编制一批规划布点村庄建设规划,各区要于 12 月底前完成规划成果报批。今后,各级各部门村级重点项目主要投向选址确定、规划批复的规划布点村,防止造成过程性浪费。

 (二)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各区要确保到 2015 年构建起以村(社区)为主、镇街负责、市区补助、部门指导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重点推动村庄环境、河塘、道路、绿化四个方面管理水平的突破提升、长效巩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基本要求是按照每 1000 名村民配备 3 名管护人的比例组建村庄保洁管护队伍,按照定人、定岗、定责要求,健全管护制度;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置”的要求,配套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做到院落卫生有序、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设施洁净完好。农村河塘长效管护,基本要求是水面无漂浮物、河底无污泥;河坡无翻耕种植、无散落垃圾、无违章搭建;农村工业废水排放依法规范达标,农村地表水安全无污染。农村道路长效管护,基本要求是经过农村地区国、省道公路的管养工作,特别是农村公路(村村通公路、干线公路等)养护管理有专人负责,无破损、无安全隐患,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无暴露垃圾,路面无堆积和抛洒物,无占道摆摊设点和占道摊晒农作物等现象。村庄绿化长效管护,基本要求是往年村庄宜林地绿化保存率达 85%以上,村内公

 共绿化由专人负责养护管理;当年植树林木成活率达 90%,做好修剪整枝,无人为破坏树木、无明显病虫害。村庄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要发挥好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力军作用,区、镇街要加大投入,市级部门要加大指导考核;要优先推动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明确示范片区建设重点。严格按照市政府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每年确定 300 平方公里左右年度建设区域,明确四至范围和重点风貌展示带,排定实施年度建设项目,根据示范片区年度建设成效给予奖补扶持。完善交通路网,优先对年度建设区域内的农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着力推进四级以上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和危桥改造;根据需要完成断头路改造,基本贯通主干道和支路之间节点,打通镇街和村庄之间的连接通道。提升水体质量,对县、乡级河道和村庄河塘,按照属地分级管理要求,重点开展农村河道河塘轮浚,采取控源截污、清淤、引流、生态修复、岸线治理等措施,做到年度建设区域内农村河道河塘治理全覆盖;强化堤岸边坡绿化防护,打造沿河水景观廊道,实现水系通畅、水清岸绿、堤坡整洁、生态美观。强化景观打造,实施公路两侧绿化工程,突出主要道路出入口、开敞空间、重要交通节点景观小品建设;在农村四旁地区规划种植经济林果和花卉苗木,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式绿化景观;调整优化主要干道两旁的农作物布局,力争统一连片,打造优美的田园风光;构建风貌展示带,统筹自然人文景观设计,结合农业园区、自然景观带和休闲

 农业旅游景点建设,打通生态廊道;对沿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沿江、沿河、沿湖、沿山、沿景的村庄,加强建筑风貌协调,注重防违控违拆违,推动村庄和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打造精品乡村游,统筹规划建设高淳国际慢城、江宁金花村、浦口珍珠村、六合茉莉花园、溧水新十景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接待功能和综合效益。

 (四)提升示范村创建水平。以五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年度建设区域内的新社区(含规划布点村)为主体,在区级示范村、精品村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编制建设规划,依托山形水势、保护田园风光,维护村庄肌理、传承历史文化,突出乡村情调、留住乡愁记忆,因地制宜编制布点村(新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建成具有江南韵味、丘陵地貌、水乡景观、自然之美的示范村。有序推进周边非规划布点村撤并,推进人口适度向示范村集聚。突出功能配套,根据布点村建设规划,排定创建村规划新建、完善提升和发展增收三类重点项目,由镇街组织上报建立项目库,市区评审确认后实施。强化村内道路系统、给排水管网、微循环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收运设备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年拟创建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中选择重点村、重点项目给予以奖代补。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美丽乡村示范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完善提升村级卫生、文化设施,开展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模式试点。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电信、电力、邮政、交通运输、农技推广、农资供应、超市等在村(社区)设立服务站点,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调整完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委(市统筹办),负责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调研、统筹推进、督促落实、考核验收,同时牵头推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市住建委牵头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市规划局负责指导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市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路网建设的行业指导和监管,市城管局负责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市环保局负责村庄周边工业污染问题的监管,市农委负责农业产业布局及休闲农业发展指导,市水利局负责农田水利及河道整治,市旅游委负责指导乡村旅游业发展,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和管理。

 (二)强化项目推进。建设美丽乡村,责任在郊区、关键在镇街、基础在村组、主体是农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政府主导,以郊区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以镇街党委、政府为实施主体,明确分工、整合资源、聚焦重点、全力推进。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住建委负责确定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年度建设范围、工作目标和跟踪督查方案,对示范片区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含市级涉农整合项目)等实行“挂图作战”,实施

 重点督查。每月汇总项目计划建设情况,标注形象进度,对项目建设未达序时进度、建设质量不达标等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对先进典型、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

 (三)加大专项投入。市级美丽乡村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安排1.2 亿元,其中 4000 万元用于示范片区建设;3000 万元用于示范村创建项目;5000 万元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重点加强美丽乡村环境设施长效管理。市级专项是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对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示范村建设成绩突出的郊区和镇村以奖代补,由市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安排。

 (四)整合多方资源。每年梳理美丽乡村示范区、示范村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实行部门认领、对口扶持。要把农业旅游、农村交通、农民创业、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设施农业、“一事一议”、环境保护等涉农项目,集中投向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年度建设区域、风貌展示带和示范村,集聚资源、集中投入,合力共建、各记其功。同时,广泛动员农民群众自愿投资筹劳,鼓励工商企业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

 ===人民政府 2014 年 7 月 31 日

推荐访问:南京 深化 市政府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 南京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全文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