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与改进

时间:2022-10-26 18:15:12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与改进,供大家参考。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与改进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改进 作

 者:

 丁邱邱

 作者简介:

 丁邱邱,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5)。

 原发信息: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京)2022 年第 20223 期 第 12-17 页

 内容提要:

 文章针对当前小学英语作业目标缺少远见、作业实施简单机械、作业评改单一笼统等问题,凝练了语言与内容共发展、共性与个性皆兼顾、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原则,并提出“以问题驱动明确课后学习域,以语境创设架起真实活动链,精准反馈研判最近发展区,校内联动发展作业智囊团”的作业改进路径,为教师思考如何利用好“作业”来夯实学生学力、达成“双减”政策要求提供一些思路。

 关

 键

 词:

 “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问题/作业改进路径

 期刊名称:

 《小学英语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2 年 07 期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文件披露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包括英语学科在内的各学科课程作业设计在目标取向、方式方法、评价指导三个主要方面存在的通病,这些问题在小学英语课程中也很常见,甚至更为严重。

 (一)作业目标缺少远见,学习结果淡化生成

  小学英语教师对于日常的作业布置往往没有清晰、长远的目标规划,他们多跟着教材和练习册的编写意图,要求学生每日按部就班地背诵课文固定短语、句型或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而那些体现真实思维、个性生动的作业结果是不被期望的。许多教师认为,在小学,英语学科并非主要学科,故对英语学科的作业质量和数量不必太过深究。面对低段学生,教师只需象征性地布置一些记忆背诵(单词、词组或句法)类型的封闭型作业,期望他们达到学科课程标准中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最低要求即可。面对高年级段学生,教师往往要求其除每天记忆背诵语篇内容外,再完成一定量特定习题册或练习卷上的内容。不过,无论学生完成了多少数量的作业,结果也只是对“双基”的巩固,而非是为了达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层级的学习目标。此外,教师未经重新筛选和重组就直接提供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迷失于题海,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二)作业实施简单机械,学习过程效度不高

  教师长期布置机械刻板的作业,导致学生作业参与效率日渐低下。从认知目标分类学来看,朗读课文、抄写、背诵、选择填空等口头或书面作业皆属于“记忆与浅层理解”这一认知层级。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这会让他们时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而对于认知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这会使之感觉每日都在面对同样的挑战,越学越感吃力,想要放弃学习;从作业完成方式来看,多数作业只需学生以个体独立识记便可完成,它对语境以及群体的依赖性低。换言之,学生无须与其他学生、与

 周边环境展开合作互动,也不用将所学所知切实联系生活实际便可以达成作业要求。长此以往,学生或认为做作业只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认可,而非是自我学业进步和发展。伴随着学习内驱力的缺失,学生面对作业常是一副消殆的态度。最终,学生语言的内化理解能力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皆未能实现长足发展。

  (三)作业评改单一笼统,学习结果反馈低效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常见滞后、笼统的作业结果评价与反馈方式,这对学生和教师都存在消极影响。一方面,反馈的“滞后”性弱化了作业诊断与发展学生学习的功能,容易错过对学生自主监控能力与反思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亡羊补牢”式的评价反馈往往只侧重后馈和笼统反馈——教师揭示全体学生的作业错误,随后直接公布正确答案。学生们往往直到订正作业时,才清楚教师布置作业的期望是什么,学习要到达何种程度。对于那些错误率较低的学生而言,“面向全班的笼统讲评”还占用了他们宝贵的课堂学习新事物的时间。而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落后的学生在接受反馈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自己错误的地方,误以为完成错误订正就是到达了此轮作业的终点,轻视本轮作业对后续学习的启示。另一方面,教师二分作业与评价的观点实际也给他们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一些英语教师认为,对于日常作业只要采用课前听写抽查指导与习题讲解订正的方式即可,到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时,再“另起炉灶”,重新思考如何评测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曾想作业实际也是评价的一种有效载体,利用好作业评价能够一定程度减轻学业评价的负担。

 综上,小学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现状与“双减”政策的目标期望还相去甚远。教师如何对症下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升其学业表现是小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原则

  本文通过梳理“双减”政策文本要求,整理归纳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在作业目标、实施和评改方面应坚守的设计原则。

  (一)语言与内容共发展

  在目标设定上,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突出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的融合发展,语言意义与语言形式的共同提升(王蔷,钱小芳,吴昊,2021)。“双减”政策强调,作业目标设计要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二级目标指明,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要理解教师简单指令,听懂和读懂简单语篇,模仿书写词句,还要运用语言进行简单交流与情感表达(教育部,2012)。换言之,相较于传统英语作业目标设计重句法巩固,轻文化理解与真实交际的开展思路,“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目标的设定侧重强调以语篇为切入点,在思考语篇本身类型、内容与形式,语篇与语篇之间的互文关系、语篇类型与社会文化语境、语篇意义与探究过程等多重关系中提炼出指向二者共同发展的作业目标类型,让学生在理解与表达语言的同时实现高效的人际沟通和文化理解。

  (二)共性与个性皆兼顾

 教师应协同关照“集体必须完成的共性作业(集体共性作业)”“集体必须完成的个性作业(集体个性作业)”与“个体分层完成的个性作业(个体个性作业)”的任务设计数量与实施时机。其中,集体共性作业是指全班学生必须完成的同一类型作业任务,其旨在扫除问题解决前的一些基础性认知障碍,巩固课程已知、达到国家对语言学习的基本要求;集体个性作业指代全班学生必须完成,但接受个性化完成形式的作业任务,可用于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偏好和认知风格或是推动学生共同参与研讨,开展思维碰撞,形成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思路;个体个性作业则依赖个体情况,非强制性要求完成的个性化作业任务,它更多地服务于高认知水平学生,邀请其尝试提出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共性作业是后两类作业开展的前提,缺失前者,集体个性作业与个体个性作业将如同无源之水或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真正差异化实施的价值。总之,教师灵活、合理地分配三种不同性质的作业任务,可以确保作业弹性与分层,最大化实现作业效益。

  (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作业评改应遵循“评价过程精准严谨,结果反馈关怀人文”的展开原则。诚然,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情,科学运用多种评改方式和评改工具,将正误、等级等信息负责任地反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客观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认证,提高评改的说服力。但教师此时也应注意到,独尊科学量化的评改方法常常会导致评改范围窄化,难以测量学生真实的情感;评价结果价值中立化也难以带给学生具有温情的学习反馈,让每一位学生感到信服

 和受重视。教师践行这一作业评改观重在强调客观系统地收集、组织与省思小学生英语作业成果的档案,依此形成对学生努力、进步与成长空间的主观质性评定结果,最后借助一些鼓励、建设性质的评语,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将量化与质性的二维结果一同反馈给学生,避免他们因过度量化评价而产生消极态度,丧失学习信心,或是因笼统质性评价而感觉被轻视或是反馈低效。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改进路径

  (一)目标长远定位:问题驱动明确课后学习域

  小学英语教师应首先从“是何、为何及如何达成”三个视角审视特定单元背后的主题意义,确保语言习得与内容理解共发展,同时,将主题意义的这三维内容转化为本单元学习要集中解决的驱动性问题,精准规划课后作业的内容范畴并提供展现学生生成性成果的空间。这里所提的驱动性问题位于学生思考特定学习内容的中心,整个单元中各项细节性的作业任务都能够依照这个驱动性问题串联起来,并服务于该问题的完整解决。此外,它与小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语境高度关联,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开展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提供开放、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案。

  要构建此类驱动性问题,教师需要思考单元内部各主题语篇背后的观念深层关联是什么,并运用这些视角关联,聚焦本单元作业内容。国外学者埃里克森(Erickson H.L.)等(2017)认为,在英语学科,语篇与语篇背后多存在以下某些更为宏观的视角关联(见表 1)。

  本文借助这些关联视角,尝试设计了人教版 PEP 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教材相关单元内部作业驱动性问题(见表 2)。

  例如,Unit 1 “My classroom”主题单元的教材各语篇主要是从特征(教室内布局结构)、关系(与其他日常学习场所的联系:校园内日常学习场所包含但不限于班级教室、科学实验室、校史馆、疫情下的虚拟教室等)、方式(如何有针对性地爱护教室、美化教室)的视角进行关联。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我们可以做什么来美化日常学习环境?”这一作业驱动性问题,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各项子作业任务需要解答的子问题:“我们的日常学习环境由哪些人、事、物构成?”“你对日常学习环境的感受如何?”“哪些行为可以美化日常学习环境?”相对应地,教师可以设计识记与介绍教室物品名称类型的作业、对比不同日常学习环境特征类型的作业以及开放回答如何美化学习环境类型的作业。这样看来,驱动性问题引领的作业目标既具有高站位的属性,也兼备了可落地、重生成的品质。

 (二)任务分层实施:语境创设架起真实活动链

  为摆脱作业实施单一机械的局面,教师面向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作业任务,并将其置于真实作业语境中进行串联,以便学生获得完整、流畅的学习过程体验。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看,英语作业按照认知难度可分层为:指向“学习理解”的浅层积累性作业;指向“应用实

 践”的综合理解性作业以及指向“迁移创新”的综合运用性作业。第一类作业应为集体必须掌握的作业类型,它能够为接下来深度理解教材语篇语言所要表达的内涵奠基。而后两类作业需要结合学习者的认知偏好、能力水平及发展需求,进行作业回答思考向度、开发度、数量等方面的调整,确保人文关怀到位。

  这些任务的有序、高效完成需要发挥真实语境的衔接作用。所谓真实语境,它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儿童正在经历的语境,也不能窄化理解为单一短效的作业背景,而是涵盖了那些能够激发学生的真实思维或是让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真实运用的语境范畴,突破教材的有限视角,帮助师生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维更宽广视角中思考如何将各项作业任务一以贯之,保障学生持续获取和传递语言内容信息。

  本文以小学英语 PEP 教材(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 Unit 4 “Asking for help”主题单元为例,创设了如下真实语境,串联起分层任务(见表 3)。

 该单元需要探究的主题意义为“在寻求帮助时采用正确的求助话语和恰当的救助工具,制定正确的救助方案,并提醒他人做好安全防范”。原教材单元学习内容冗杂、知识点零散,为此,在确定“有困难如何制定正确的救助方案?”这一驱动性问题后,设定了“假如某位同学在放学回家路上失足落水了我们该怎么办?”的大真实语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后,制定落水救援的方案。在清晰定位好上述内容后,教师开展学习

 内容整合和课时划分,以明确每一课时的子语境和子作业任务。学生将从熟悉“自己周边环境中的物品”走向知晓“遇到特定场景困难时如何借助周边环境和工具进行求助”,最后能够将所学迁移运用至“溺水施救”真实问题语境的解决之中。

  (三)评价科学运行:精准反馈研判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元、准确、及时的作业评价与反馈,及时诊断当前的学习状态,预判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学习潜力,以便用更少的时间投入,产出更大的效能,减少试错概率和不必要的重复。

  科学的作业评价,一是要关注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具体而言,小学英语作业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情况,也要反馈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与策略,同时也注重观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变情况。二是关注评价反馈时机的科学性。教师除了在学生作业完成之后从上述三个维度给出适当评价以外,还应在布置作业前提供学习期望即评价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完成作业;也要在讲评当前作业完成情况后,举一反三,提醒学生在下次面对相同类型的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三是关注评价人员的科学性。教师切记要灵活采用教师面改、小组互批改、同桌互改、个人对照检查等评价方法,对作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重点或部分批改,防止学生对某一类评价方式产生“免疫”或“视听疲劳”,影响反馈效果。四是确保评价工具选择的科学性。

  (四)教研高效组织:校内联动发展作业智囊团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改进中心在于目标、实施与评价,但任何一维度的调整都涉及学校各层多方的协同规划与统筹。宏观层面,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管理的主体,首先应该推进作业管理机制的完善,特别是要在作业容量机制、作业研修机制和存档机制建设与完善层面...

推荐访问:作业 小学英语 改进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思考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