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本1000字【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22 16:20:07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本1000字【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本1000字【精选推荐】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6篇

第一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采访手记_3000字

今天,下着蒙蒙细雨,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科普园做采访。以下是作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采访手记周记,欢迎阅读。

篇一:采访手记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代表我们二(3)班去山塘街进行采访。

我们到达了山塘街,与其它班的同学一起开始了采访。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天台,这是一个餐厅的露台,摆着几台桌子,有几位客人正在悠闲地享用着牛排。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个酒屋, 导游对我们说这个酒屋全部是竹子造成的,里面有许多美味的黑啤。

我们又到达了河边的一块铺着木地板的空地, 旁边摆着许多桌椅,还有一个大型的烤箱, 导游介绍说这底下是一个酒库, 里面有许多酒。

我们又跟着导游来到了一个大型的木头建筑下, 这是把大福伞。

福伞底下挂着个笼子, 里面有一只会说话的鹦鹉。

据导游介绍有时还会有蝙蝠停在福伞上, 如果刚巧你看到了这样的情象, 就意味着你的好运要来了。

在福伞旁边有棵长得很大的紫藤, 紫藤荫下面有一组很有意思的雕塑 。

一只酒瓶和一只茶壶相交而放, 底下各有一只酒杯与茶杯, 酒瓶里的水流到了茶杯里, 茶壶里的水却流进了酒杯里, 上面还有九十九个金葫芦 , 这组雕塑意味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接下来我们到达了一座木头房子, 导游说这里是选酒区, 里面有一块奇特的木板, 这里面藏着一个酒杯的型状, 有的人能找看出来,有的人看不出来。

唉! 我就看不出来。

旁边还有一块很硬的木材, 是水沉木, 又称为木化石。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棵老树,被埋在了泥土里, 经过了上万年的时间, 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看见这水沉木的表面上坑坑洼洼不规则的形状, 仿佛正在述说着它的古老。

这房间中间还有一个用木头制成的莲花宝座, 底下是一个木制的非洲象腿, 上面有一个铁架子, 铁架子上放着一瓶美酒, 我们看了一下后面贴着的标签, 标签写着“酒智母”。

这“酒智母”还有一个广告:
“天地间之灵魂, 喝酒智母。”

我们最后来到了这个名祥红酒坊的一间阳光房里。

我发现这里的电扇全是吊式的, 而且都是老式的拉绳开关, 很有些古朴的味道。

它和刚才的选酒区一样, 里面也摆放着许多美酒。

这次山塘街采访到此结束, 我了解了一些关于酒的文化,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篇二:采访手记

今天,下着蒙蒙细雨,老师带着我们来到遂溪县谭葛村的“蜜蜂王国”——排承蜜蜂科普园做采访。

走过一条由牵牛花藤条编成的小道,就来到了宽阔的会客室。场长庞广建先生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还给我们讲了些有趣的蜂蜜故事:一只蜂王和一群蜜蜂就可以组成了一个“王国”。蜜蜂种类分三种,分别是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就是蜜蜂王国的“君主”,它的任务就是产卵、交配。雄蜂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它好吃懒做,就是靠与蜂王交配而留在“宫廷”里混吃混喝。工蜂最辛苦,因为它是蜜蜂王国的“太监”,是蜜蜂王国的一切工作的承担者;
它们的工作是采集花粉、酿造蜂蜜、哺育蜂王、清洁蜂巢和保卫家园等。

场长还讲了蜜蜂如何酿蜜,蜜蜂的习性、种类、蜂场的历史、……其中,我知道了蜂王一天可产四千五百枚卵,一年365天,蜂王一年该产生多少卵?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讶的天文数字呀!

走出会客室,我们来到了隔壁的蜜蜂标本室。

场长为我们介绍了蜂蜜的用途,蜜蜂是如何繁殖后代,如何采花粉的。其中,我了解了蜂蜜的由来:蜂蜜是蜜蜂采集蜜源植物的蜜腺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并添加进自身的一些分泌物(如酶等)而贮藏在蜂巢内的甜物质,它是一种甜而又粘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蜂蜜主要是由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组成的。

我还在蜜蜂标本室里看到了蜂巢的老巢、新巢、蜂王浆、蜂胶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们走出蜜蜂标本室后,就戴着纱帽,随工作人员走进了养蜂场。

在养蜂场里,我认识到了可爱的小蜜蜂。小蜜蜂的脑袋大大的,嘴巴小小的,胸部围着一圈细细的毛,像戴着一条毛茸茸的围巾,后面还有一颗长长的臀部。小蜜蜂有一双长长的触角,三双黄色的脚呢!

听工作人员说,蜜蜂交流的语言很有趣呢!比如:工蜂找到花粉后,便跳起了舞蹈,更多工蜂就和它去采蜜了。

我用手指轻轻地碰了碰小蜜蜂,小蜜蜂的尾部就伸出了一条银色的刺,工作人员说,当你袭击蜂窝时,小蜜蜂就会从尾部伸出刺来防备,但是,如果小蜜蜂用刺刺到某种软状物体时,比如人体,就会当场丧命。老年蜜蜂在守巢时,如果受人攻击,就会用刺赶走来者,但自己却为了保护蜂巢而牺牲。

小蜜蜂是那么的无私、勇敢、善良、团结,如果我们向它们学习,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少一些烦恼了。

篇三:采访手记

在新的学期里,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湛江小记者协会举办的“精英小记者”培训班。3月4日,我们还对湛江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一次采访。

在去的路上,我心里早已准备了许多问题。可口可乐是世界著名品牌,这次我能像电视上那些记者一样向别人提问,又能参观神秘的生产流水线,心里既神气又自豪。

来到可口可乐公司,一位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由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全额投资4000万元的可口可乐湛江厂是第27家开业的瓶装公司,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现有一条玻璃瓶和塑胶瓶混合生产线。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旗下的大部分品牌,包括我们熟悉的雪碧、酷儿、果粒橙都能在这里生产,年生产能力达800万标准箱。可口可乐的工厂非常现代化,银色的玻璃墙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常气派。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往对面的容器厂,可乐瓶从那里传到可乐厂,再到灌水机那儿灌上可乐饮料,然后再到包装车间封上标签,就成了我们平时喝的可乐了。但可乐也不是容易制造的,要在几个“大水桶”内将“二氧化碳、糖浆、水和神秘的特殊成分”经过混合才能制造出可乐饮料。我们平时喝的可乐,原来有这么多的工序,觉得真是来之不易。

在介绍了工厂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到会议室开了个“记者会”。一位叫吴佩的大姐姐已经在等我们了。在品尝完现场制作的可乐饮料后,我们就开始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一个接一个举手发话:“每年的产量有多少?”、“能否介绍一下可口可乐公司的历史?”、“可口可乐品牌有多少种产品?”,场面非常热闹,提问声络绎不绝。我也想提问,可是手却像戴了枷锁,无论怎样都举不起来。原来,枷锁是心里害怕啊!眼看到别人都在提问,我心里着急极了,猛吸了一口气,一鼓作气,破解了心中沉重的枷锁,坚定地举起了手。“第三排第三位同学!”咦,那不是我吗?我勇敢而镇定地站了起来,大声地报了自己的问题:“姐姐,为什么这个饮料叫可口可乐,而不叫可乐可口呢?我问完,那姐姐便回答:“这是发明者约翰.洪波顿先生取名的,可能是因为这个饮料非常可口,所以人们喝了感到非常快乐,所以取名叫可口可乐吧。”听完回答,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为自己的勇敢而感到自豪,接下来,我还问了好几个问题。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收获非凡,不仅明白了可口可乐不是一瓶简单的饮料,它凝聚了许多员工心血,也让我体验到了当记者的辛劳。

篇四:采访手记

如何健康饮食,我(以下为昊)特向爸爸宋跃(以下为宋)请教,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昊:爸爸,你能说说四季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宋:嗯,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机体的营养结构要随季节的变化予以协调,注意各个季节的科学饮食及食补方式,合于是安排饮食。春季宜食清淡;
夏季宜食甘凉;
秋季燥热,宜食生津食品;
冬季寒冷,宜食温热。

昊:哦,我明白了,那我想知道按照这样的方式有什么好处吗?

宋:饮食遵循以上那样的时候,可以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生理功能的降低,对四季气候变公的适应能力减弱,科学安排四季饮食,就更为重要。

昊:爸爸,健康饮食可以预防那些疾病呢?

宋:嗯,我举个例子吧:一九八八年,英属哥伦比亚、维多利亚大学的哈洛德佛期特教授,重新审查二百件癌症患者癌细胞突减的情形,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在突然好转的现象发生之前曾改变饮食习惯。他们的改变通常包括吃全素,不吃白面、糖以及过度加工过的食物。同时有许多人以维他命、矿物质等来做食物的补充,并饮用药草茶。这项讯息告诉我们“改变生活型态,不吃什么,不仅在预防癌症有用,在癌症患者上也有其功效。

昊:健康标准是什么呢? 宋:在新世纪饮食一书 171页的图,让我们了解蛋白质神话的缪误。根据公正专家的意见我们所需的蛋白质只占身体卡洛里消耗量2.5%~8%,换算成1公斤的体重只需要0.5~0.8公克的优质蛋白质。人类母乳里蛋白质的含量只占5%,牛奶则足足超过两倍达15%;
羊乳为17%。若小儿吃了过多蛋白质,就易产生鼻涕、痰等黏液;
若黏液排不出则产生淋巴系统堵塞、造成过敏症。而成人肿瘤形成的两大因素,一为压力点、二则为高蛋白,随着防癌长链的形成,这些真相已为愈来愈多人的明白。故在“中医治癌八法”72页;
孙大夫起元之治疗肿瘤患者皆嘱其患者实行基本素食,即四低一高的饮食(低蛋白、低油脂、低糖、低盐、高纤维)而为疗愈打下基础。

昊:不注意健康饮食还回造成哪些严重的后果呢?

宋:就比如肿瘤,肿瘤产生的时间性和蛀牙很像。小孩天天吃糖果、饼干、碳酸饮料,不知好好清洁,半年一年后牙蛀了,家长都不觉得意外。那么“肉、蛋、乳制品”大吃大喝4年到20年得了些肿瘤,站在防癌的立场也属意料之中的事,所以请大家注意身体的征兆,到了第二阶段不平衡就快点调整,可以免受许多痛苦。中医有所谓“怪病多痰”;
偏偏许多的现代人咳嗽都是干咳,连痰都排不出来,切莫疏忽,这可是个警讯,排黏液的管道被堵住了。所以正确的医理和医道是合于自然之道,大家应该下点功夫来学习,就能体悟“身体就是最好的医生”、“痊愈之钥在自己”。

昊:好,爸爸,通过你的讲解我明白了许多,你能把这些总结为依据精练的话吗?

宋:健康、标准地饮食就是幸福生活的前奏!

第二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一颗真心孕育出教育奇迹

——石井铺乡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和谐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育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进行过若干的家访,深刻体会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要你用一颗真爱的心,就会孕育出教育的奇迹来。

三年级班学生刘长坤,家住石井铺乡板庙村(小地名:肖家营)聪明,不做作业,胆子特大,老出事故,有时出现自暴自弃,无论老师用什么方式、态度与之交流沟通,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情况我便亲自到他家进行了走访。走访前,我静静的思索,仔细寻找了该生身上的闪光点(爱绘画、爱劳动、爱动脑)到了他家,一阵客套之后,我便在他爷爷面前表扬了一番。他爷爷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和对孩子在校情况的关注。“老师别兜圈子了,我知道我孙子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我不想管他,也管不了他!”言语中透露出怨恨和无奈。不一会便对我的“说教”有些厌烦了。当时我心里想这家人怎么了?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不管”、“管不了”呢?我带着不解和遗憾,不得不结束第一次家访。

回到学校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转念一想,刘长坤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叫肖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爷爷梁云教子有方,而且两家关系长久见好。何不找他谈谈,解开我心中的谜团,找到打开刘长坤问题的钥匙!于是,我便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访邻居梁云。待人十分热情的梁云告诉我:刘长坤家四口人,爷爷、婆婆、父亲(已离弃前妻)和刘长坤。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不怎么务正业,贪玩懒惰。其父母又气又恨,有时甚至把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发泄到孙子身上,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样一个“单亲”家庭,一对丧失信心的爷爷婆婆,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个没有温暖感的孙子,难怪如此表现。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呢?

“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便邀请梁云与我一起做刘长坤爷爷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我的第三次家访就开始了。

“老师跟我是朋友,人家对你孙子刘长坤可好啦,不必隐瞒什么,也无需顾忌什么,跟老师好好谈谈吧!”

涕泪满面的孩子爷爷把我当“朋友”倾诉了满腔心酸与怨恨,把我当成了“法官”“朋友”道出了一桩又一桩家庭案例……

我感动了,眼圈红红的,不时擦拭着泪水。

“日子虽苦,有盼头才过得下去,你有盼头吗?”我禁不住的问,他迷茫地摇摇头。

“不,你有希望”,我坚定地说。他睁大了眼睛。“你的希望就是孙子刘长坤!”

他摇摇头,摆摆手说:“我现在就管不了他了,孙子也已恨我了,还能指望他!”

“孩子已渐渐地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情,他看见别的孩子叫爸爸时,就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当同学们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孩子渴望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孩子心理的苦痛你知道吗?”

孩子爷爷听后,又一次泪流满面,后悔内疚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你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时候,你应该不惜一切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你爱孩子,他才会爱你,否则只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永久的恨,你说是这样吧!”他点了点头。“爱犹如一剂融化剂,爱更能创造奇迹!”我接着说,“刘长坤是很聪明的,我可是对他充满信心,你能配合我教育好他吗?”“能,一定能”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爱的阳光终于回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奇迹真的发生了……

第三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采访手记

作者:张莹

作者机构:《中国建设信息》编辑部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

ISSN:1008-570X

年:2010

卷:000

期:012

页码:P.25-25

页数:1

中图分类:TU712.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记者采访;全生命周期;施工过程;安装工程;BIM;上海市;建筑

摘要:针对BIM理念的接受、实践与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于晓明。从与于晓明的对话中,笔者深刻感受到BIM技术在未来将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第四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下面我以《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和《在台北看到什么――大陆记者赴台采访手记》这两篇范文为例,来分析说明两种采访手记的写作模式。

  范文如下:

 

 

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

找个机会去拜访金岳霖先生,是心仪已久的事。这不仅仅因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式人物,还因为他有许多奇闻轶事令我好奇与疑惑。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林徽因已于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这时他已八十八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他的听力不佳,对我们进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坐近他身边,对着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说明来意。我趁陈钟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释的当儿,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屋里右边,一张老式横案桌上摆着一些书,桌边挂着一根手杖,还斜靠着一根拳头粗、一人多高、顶端雕有兽头的漆金权杖,大概是学生们送的。作为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权威与泰斗,这根金色的权杖,于他是颇具象征性的礼品。屋子右边,则摆着一个有靠背的坐式马桶。他要靠人扶着就此如厕。这金色的权杖与暗淡的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顿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时光无情。

我们对着他耳边问谁了解林徽因的作品时,他显得黯然,用浓重沙哑的 喉音缓缓地说:“可惜有些人已经过去了!”我们把一本用毛笔大楷抄录的林徽因诗集给他看,希望从他的回忆里,得到一点诠释的启迪。他轻轻地翻着,回忆道:“林徽因啊,这个人很特别,我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好多次她在急,好像做诗她没做出来。有句诗叫什么,哦,好像叫‘黄水塘的白鸭’,大概后来诗没做成……”慢慢地,他翻到了另一页,忽然高喊起来:“哎呀,八月的忧愁!”我吃了一惊,怀疑那高八度的惊叹声,竟是从那衰弱的躯体里发出的。只听他接着念下去:“哎呀,‘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了头……’”他居然一句一句把诗读下去。末了,他扬起头,欣慰地说:“她终于写成了,她终于写成了!”林徽因这首《八月的忧愁》是优美的田园诗,发表于一九三六年,构思当是更早。事隔已半个世纪,金岳霖怎么对第一句记得这么牢?定是他时时关注着林徽因的创作,林徽因酝酿中反复吟咏这第一句,被他熟记心间。我看他慢慢兴奋了起来,兴奋催发了他的记忆与联想,他又断断续续地记起一些诗句,谈起林徽因的写作情况。翻完那本抄录的诗,他连连说:“好事情啊,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情!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刚刚告诉过他,是从林徽因家乡福州来的,显然他倏忽间就忘了。已经谈了十来分钟,他并没瞌睡,我庆幸地看着小录音机一直在转动着。我们取出一张泛黄的32开大的林徽因照片,问他拍照的时间背景。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我真担心老人犯起犟劲,赶忙反复解释说,这是从上海林徽因堂妹处借用的,以后翻拍了,一定送他一张。

待他听明白后,生怕我们食言或忘了,作拱手状,郑重地说:“那好,那好,那我先向你们道个谢!”继而,他的眼皮慢慢耷拉下来,累了,我们便退了出来。

 很久以来,关于金岳霖对林徽因感情上的依恋我听了不少。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
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这是我早有所闻的。不过,后来看了梁思成的续弦林洙先生的文章,更增添了具体了解。据她说,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几天后,我跟陈钟英先生再次访问了金岳霖。进了屋,刚刚跟护理阿姨寒暄几句,想不到金岳霖闻声竟以相当纯正的福州方言喊我们:“福州人!”我们不胜惊讶。这肯定是当年受林徽因“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林徽因谈起。他讲着他们毗邻而居生活的种种琐事,讲梁家沙龙谈诗论艺的情况,讲当年出入梁家的新朋旧友。我发现他称赞人时喜欢竖起大拇指。他夸奖道:“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它方面的创作啊……”讲着,讲着,他声音渐小,渐慢,断断续续。我们赶紧劝他歇一歇。他闭目养了一会儿神。我们取出另一张林徽因照片问他。他看了一会儿回忆道:“那是在伦敦照的,那时徐志摩也在伦敦。——哦,忘了告诉你们,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于是,话题转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在伦敦邂逅了才貌双全的林徽因,不禁为之倾倒,竟然下决心跟发妻离婚,后来追林徽因不成,失意之下又掉头追求陆小曼。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我不免有点愕然,他竟说得有点像顺口溜。我拉长耳朵听他讲下去,“当然不是说他滑头。”经他解释,我们才领会,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 这个朋友。”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徐志摩、金岳霖、 林徽因、梁思成之间都有过感情纠葛,但行止却大相径庭。徐志摩完全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后来,我们的话题渐渐转到了林徽因的病和死。他眯缝着眼,坠入沉思,慢慢地说:“林徽因死在同仁医院,就在过去哈德门的附近。对她的死,我的心情难以描述。对她的评价,可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啊”。

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那年,建筑界正在批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林徽因自然脱不了干系。虽然林徽因头上还顶着北京市人大代表等几个头衔,但追悼会的规模和气氛都是有节制的,甚至带上几分冷清。亲朋送的挽联中,金岳霖的别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此处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日、丰硕与富饶。金岳霖“极赞”之意,溢于言表。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 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我很想了解这一行为背后意识观念层面上的原因。但这纯属隐私,除非他主动说,我不能失礼去问。不过,后来了解到了一件事,却不无收获。有个金岳霖钟爱的学生,突受婚恋挫折打击,萌生了自杀念头。金岳霖多次亲去安慰,苦口婆心地开导,让那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最后,这个学生从痛不欲生精神危机中解脱了出来。由是我联想到了金岳霖,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的感悟。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们编纂好林徽因诗文样本,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送书稿,又再次去拜望金岳霖先生。天已转冷,金岳霖仍旧倚坐在那张大沙发里,腿上加盖了毛毯,显得更清瘦衰弱。我们坐近他身旁,见他每挪动一下身姿都皱一下眉,现出痛楚的样子,看了令人难过。待老人安定一会儿后,我们送他几颗福建水仙花头,还有一张复制的林徽因大照片。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他似乎又一次跟逝去三十年的林徽因“神会”了;
神经又兴奋了起来。坐在这位垂垂老者的身边,你会感到,他虽已衰残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寄托。他现在跟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我们不时听到他提高嗓门喊保姆:“从诫几时回来啊?”隔一会儿又亲昵地问:“从诫回来没有?”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他对我们说:“过去我和梁思成林徽因住在北总布胡同,现在我和梁从诫住在一起。” 我听从诫夫人叫他时都是称“金爸”。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难怪

他不时显出一种欣慰的神情。

看着瘦骨嶙峋、已经衰老的金岳霖,我们想,见到他实不容易,趁他记忆尚清楚时交谈更不容易。于是取出编好的林徽因诗文样本请他过目。金岳霖摩挲着,爱不释手。陈钟英先生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担心地看着录音磁带一圈又一圈地空转过去。我无法讲清当时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他脸上急剧蒸腾翻滚。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显得更加神圣与庄重,“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

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倾诉。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啊,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我想,林徽因若在天有灵,定当感念涕零,泪洒江天!

第二年的一天,偶然听到广播,好像说金岳霖去世,顿感怅然。找来报纸核对,几行黑字攫住了我的心。也许是天意吧。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最后去世的金岳霖,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毗邻而居了。金岳霖从人间带去的话,终有机会跟林徽因说了……

(注:这篇范文是以时间为写作线索,故我们可以称其为“时间顺叙类模板”。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写得即有趣且有饱含感情。此模板适用于专人采访,要求笔者文笔较好,且善于把握情感。)

看到这也许人人会问,如果我文笔不好,且不善于把握情感,那该怎么写?别急,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在台北看到什么――大陆记者赴台采访手记

北京青年报9月7日报道:8月23日至28日,应台湾研华文教基金会的邀请,由北京市教委张国华副主任率领的京沪两市高校师生代表团20余人前往台北进行了京沪台三地大学生创业计划观摩交流。本报记者应邀独家随行采访。

此次参加交流的时间比较紧张,无法深入体验台湾岛内的生活。也不知台北的雨到底有何不同,因为还没有到冬季。而当地媒体频繁报道的台北县与台北市之间因为借水之事打得不可开交似乎也没有影响到我们居住的文翠楼,那里冷热水正常供应。但走马观花式的走访,还是有一些东西让我们难忘。

 

深夜抵台,不见接人的牌子

8月23日夜里11点半,当飞机平稳降落在台北机场时,我们努力向窗外望去,除了零星的灯火以外,什么也看不到。宝岛台湾,这个让我们心仪已久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模样,我们一时还无法判断。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先生是此次观摩团总团长,他一米九左右的个子,很是显目,团员们跟着他不用担心会失去目标而迷路。他开玩笑说,他当团长就是因为个子最高。其实,包括他本人在内,绝大多数人都是首次来台。

研华基金会北京地区的总经理石晨女士原计划与我们同行。我们此次赴台的许多程序上的工作都是她和她的助手蔡晓雪小姐具体经办的,很是辛苦。可是,没有想到,临行前的一个晚上,石总突感身体不适,在飞机起飞前十几个小时退了机票。飞机即将起飞离京时,北京科技大学的狄涛教师致电问候,欣悉她已无恙,可惜已来不及购票,只好留下遗憾,未能与我们同行。

同行的几位教师曾经与研华有过接触,认识他们的执行长苏志华先生。因此,一到机场出口,遍寻那熟悉的面孔。深夜的航班,接人者寥寥。那些举牌接人者,无一例外地被我们目测数秒,结果令人失望。

 

没穿制服出机场,理解丽华小姐的“进步”

等了五六分钟,没有人接我们,大家开始有点紧张。有人提出给北京的石总打电话。记者与北京科技大学的祝利克老师坐到出口右侧的椅子上等候。

 身边一位女士的手机响了。当她说“他们还没有出来”时,手里的材料翻了过来,封面上赫然写着“海峡两岸”等字样,祝老师见状立即起身询问,果然正是接我们的周丽华女士。大家熟悉的苏执行长正在加拿大参加一个会议,明天方能飞回台北与大家见面。

记者上前与她握手,一眼被她认出:“你是陈春彦,我有看过你的照片”。真是好眼力。她说:“抱歉,原以为你们会着制服过来,没想到你们每个人穿得都很休闲。”原来,她此前接祖国大陆的团队都着统一服装,由此得出了我们也会如此的结论。

周丽华女士听我们介绍了北京的情况后很高兴,说:“知道你们那里现在也很进步了。”一开始我们对这个“进步”的说法并不完全理解。甚至有点抵触情绪。后来发现,凡是我们表示台湾省现有的某种事物或现象北京上海也存在时,她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一种感慨,就连夜市里的小商贩得知我们的身份后也都会用这个词表示他们对祖国大陆的了解程度,我们渐渐明白,他们是想说,我们现在发展得很快。

 

 开公司一年日渐瘦,奉劝同学别轻易创业

京沪两地参加观摩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虽然此次目的主要是观摩,但研华公司还是为每一所高校准备了一个展台,而且位置都很醒目。

清华大学此次带去了两个项目。一个是东方博远公司商业计划,另一个是易居时空公司。易居时空创业计划去年曾获得TIC100科技创新奖等多项奖。而它的创始人之一罗嘉却一语惊人:“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轻易去创业。”日益消瘦的罗嘉一走上讲台就让人感觉到创业的不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停学创业后他已恢复学业。据说,创办公司期间,罗嘉几乎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此次台北之行,成为他最好的休息调整的机会。只是他似乎并没有闲下来,总是有人找他谈一些合作方面的事宜。

 

 轮椅推进展厅,人文关怀奖令人感动

正式观摩活动拉开帷幕后,展示大厅内竟然一下子冒出三四位坐轮椅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团队关注残疾人士呢?台北的一位参加创业的学生表示,技术本来就是要让人使用的,如果能通过技术恢复本来就属于每个人的东西,这样技术就会更显得有意义。

事实上,TIC100的组织者们对人文关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研华基金500万奖项中专门针对为残疾人士服务的奖金就达57万元。

清华大学的马扬飚同学参与了清华大学四届学生创业大赛,对学生创业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他觉得,TIC100选择残疾人士作为服务对象,这个策划本身就很吸引人。以后,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设立命题性创业竞赛。

 

 台湾学生看中祖国大陆市场

与台湾地区的学生们交流两天后,上海交大的青年联合会秘书长陆耀辉先生发现,他们在市场营销方面重视程度很高。而纵观这些创业计划,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台湾地区的学生大多把祖国大陆的市场当做自己创业的首选空间。他们甚至列出了进入祖国大陆市场的时间表。

这似乎还与当前的台湾经济不景气有关。当地的报纸公布,第二季度台湾地区的经济持续负增长达-2.35%,估计第三季度仍将负增长,全年负增长可能在-0.37%左右。

 

 一不小心成“先进”

“谢谢苏执行长,我们此次来台主要是观摩学习,请在座的各位先进多提一些宝贵建议。”张国华团长在接受主人邀请发言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初听起来觉得有点怪,“各位先进”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张团长刚刚学来的台湾用语。“先进”就相当于我们说的“老师”之类的尊称。

 

 吃“棺材板”升官发财

访问中安排了一次到士林夜市吃小吃。629家小吃店一家挨一家排开,台南“棺材板”几个字分外显眼。最初听丽华介绍时,真以为是一种优质木材。现场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台南地区的一种著名的小吃。外形做成棺材形状,里面装上各种馅,吃起来很不错。称之为棺材板,取意“升官又发财”。

 

搭乘捷运,不能吃东西

一提交通,“宣宣”(大名武峙宣,台大二年级学生,全程陪同我们,众人皆称之宣宣)便说“捷运”。再三询问才明白,所谓捷运就是相当于京沪的地铁。只不过,我们因其方位而命名,台湾因其速度而称之。台北的捷运的确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工具,基本上我们想去的地方都可以乘之。且免去拥挤和塞车之苦。如果你不知道该乘什么车,可以在任何一个车站免费索取捷运资讯随身卡,上面标明了所有的路线。甚至在台北车站,人们也可以免费获得火车时刻表。只不过,记住,进了捷运便不能吃喝,否则要罚款。就连口香糖之类也不要嚼。

 

 七夕夜,男女老少上鹊桥

交流期间正赶上农历七月初七。闻知北京一公司意欲吸引百位男女到游船度一良宵,结果应者寥寥。而台北碧潭至夜里12点的游船票价依然高达每小时500新台币,平时只不过150新台币而已。与之砍价,平日里挺会做生意的小伙子突然间来了句:“不坐就回家睡觉去”。听起来挺不是滋味。商场无一例外地灯火通明。台北的七夕夜,不眠的不只是年轻人,带孩子的中年人,相扶的阿婆阿爸们,在碧潭桥上来回晃悠着。

 

旅游景点的石头不能捡

承蒙主人的关照,我们最后一天参观了台北著名的风景区阳明山森林公园和小油坑。小油坑是一个火山喷发口,每天都在往外流地热。我们到达后几分钟内整个山头弥漫了雾气,仿佛进入仙境般。同行者希望能捡一块小石子作为纪念,陪同人员劝阻说,这里的石头和树木都不能拿到山下。要是每个人都捡一块作纪念,以后就没有可看的了。

(这篇手记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远不及第一篇手记,但它仍不失为是一片佳作。纵观全文,它采用划段落、分标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可以称其为“分标题式模板”。这种结构适用于时间性、结构性不强的事件,或者是由多个有趣、有意义的片段所组成的事件。写作表达能力较较低的朋友也可用此模板。)

通过以上简单地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第五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教师手记:一个内向孩子成长的痕迹

  开始注意到元元的时候,其实我还没有带他们班级,但有几次我不经意间在放学后幼儿园的小操场上看到他的外婆由于几个孩子间的争吵在呵斥别的孩子。其后,我还从老师们的餐间交流中了解到他和他的外婆还是幼儿园的“风云人物”,而“风云”的原因也是因为元元特别胆小,凡事都不和老师交流,事事都让外婆为自己出头。在元元升入大班的时候,我机缘巧合带了他所在的大二班,元元与我的故事就此展开。

  焦虑——元元是个“特殊”孩子吗

  时间:大班上学期

  地点:大二班活动室

  事件:“不想读书”事件

  真正接手大二班后,我很快就注意到元元真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不喜欢和小朋友、老师交流,不管是在区角活动还是在自由活动中大都是独来独往;
他不喜欢表现自我,在学习活动中被老师请到回答问题都是面无表情地站起来,再一言不置地坐下去;
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元元更是一动不动;
在各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中,元元也从未有一次主动参加……

  一天早上来园的时候,我正与三三两两来送孩子的家长打着招呼,元元的外婆就拉着元元的手一阵风似地“冲”到我的面前。“老师,元元说自己不喜欢幼儿园,不想读书了。”我一愣,问元元:“元元,你为什么不想读书了?”他外婆抢着说:“因为元元觉得小朋友和老师都不喜欢自己。”“小朋友怎么不喜欢你了?”“没有人和他玩,也没有人和他交换书!”原来,升入大班以后,孩子们每天来幼儿园时大都会带一本书来,在自由活动时间拿出来或独自欣赏,或与同伴分享,当然还经常会与好朋友交换阅读,元元也不例外,但是因为元元不和别的小朋友交流,所以经常都是独自阅读。我蹲下来耐心地对元元说:“元元,你想和谁换书?”元元一愣,用非常低的声音说:“浩浩。”“那你告诉他了吗?”元元摇了摇头。“你没有告诉浩浩,浩浩肯定不知道,所以不是小朋友不喜欢你呀!”元元还没有回答,他的外婆就抢着说:“元元说你也不喜欢他!”这一下,活动室里其他家长的眼睛都朝我看过来,我真正体验到了“锋芒在背”的感觉。我再次耐心地问元元:“元元,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告诉老师好吗?”元元一听这话干脆抽抽嗒嗒地哭起来,这一哭更加坐实了我的“过错”。在家长越聚越多的情况下,我赶紧让我的搭班老师帮我看好班,我带着浩浩和他的外婆来到办公室。可在办公室里元元还是闭口不言,而他的外婆却总是抢着回答我的话。最后,我才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元元画画时经常缺乏自信、不敢下笔,也不告诉我原因,而我在不断鼓励、催促无果的情况下对元元讲话的声音就有点高了,所以元元会有这样的想法。得到答案后,我首先向元元和他的外婆为我的无心之失道歉,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让元元喜欢上幼儿园。

  事情过后,我反复思元元表现“特殊”的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元元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元元有很高的期望,元元时常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自信心时常会受到打击;
由于工作繁忙,父母与元元相处的时间很少,与元元间的情感有些疏离,这个阶段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本就很容易自我封闭,又加上他的外婆事事都要包办代替,使元元少了许多与人交流的机会,使得他更为胆小、自卑,不愿意和人交流了。

  除了寻求元元表现“特殊”的原因之外,我还反思了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我总希望能够很快地使元元走出目前的发展“困境”,却忽视了学前阶段的孩子不是大人,不能通过一朝一夕之功来达到目的,只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引导元元敞开心扉、建立自信心,当然,这还需要得到元元家长的配合。

  (“不想读书”风波后,我们约访了元元的父母,就元元在园的表现、我们对元元的期望以及我们希望家长配合的方面进行了沟通。通过诚恳而深入的交流,元元的父母也意识到平时对元元只提学习要求、疏于情感交流对元元成长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认为元元的外婆事事为元元出头的做法会让元元更不愿、也不会与人交流。最后,他们表达了希望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多为元元提供表达、表现机会的意愿,并提出他们一定会和外婆一起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

  欣慰——元元成长的痕迹

  时间:大班上、下学期

  地点:大二班活动室等

  事件:元元做“小小播音员”

  与元元的父母交流过后,我更加关注元元在幼儿园中与人交往的表现:当他在区角活动中茫然时,我会问他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当他在学习活动中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发言时,我会以眼神鼓励他大胆举手;
当他在自由活动中孤独无伴时,我会提醒他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当他的外婆要来帮他“出头”时,我会对他说:“元元来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到大班下学期的时候,元元渐渐地开始愿意走出自我与人交流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就在活动室里开辟了“新闻角”,鼓励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各类奇闻异事和世界、国家大事,并为孩子们提供做“小小播音员”“播报”新闻的机会。在上学期的时候,元元一般每天都会带新闻来,但就是不肯播报给大家听。看到这种情况后,区角活动时间,我都会陪元元一起到“新闻角”的准备区和元元一起练习播报他带来的新闻,给元元更多的自信;
慢慢地元元愿意做“小小播音员”了,尽管一开始上台时,元元还是紧张得面红耳赤、磕磕巴巴,但我还是带领其他小朋友给了元元热烈的掌声;
到了下学期中旬,我欣喜地发现元元的自信心初步建立起来了,可是偶然发生的一件小事却差点将我们的努力毁于一旦。

  下学期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任务意识,我们在班级里施行了小组轮流做“小小播音员”的制度,也就是说每组孩子每周都有一次播报新闻的机会。这一天轮到了元元组,可是元元却忘记了带新闻,而且直到轮到他们上台播新闻的时候,元元才记起来这回事。元元手足无措地站在台上说:“我、我……”,台下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元元,快讲呀!”这样一催,元元的眼泪急得都快要掉下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意识到如果不尽快介入、帮助元元摆脱这个尴尬局面,那这件小事就会成为毁掉千里长堤的“蚁穴”——元元刚刚建立的自信心又会“坍塌”。可是,讲什么新闻呢?不要说我手头并没有准备适合孩子们播报的新闻,即使有的话元元也没有读熟,没有准备好贸然“播报”的结果只会让元元更难堪。我灵机一动,昨天他的妈妈不是带来了元元和爸爸一起创编的小故事吗?而且元元也已经讲给我听过了,讲得非常熟练。想到这里,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你们不要着急,元元今天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新闻,元元的本领很大,他和爸爸一起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现在他要等着你们安静下来才肯讲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小朋友们都安静了下来,元元也镇定下来,开始“播报”:“我带来的新闻是‘昨天我和爸爸编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不同寻常的播报内容让元元赢得了周“最佳播音员”的称号,得此美誉的元元自信心当然更胜从前了。

  “播音员”事件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正是由这一件件小事组成的,正所谓“小处不可随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要善于把握各种小契机,不动声色地帮一把、扶一把,促进孩子的发展。

  经过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借助于“小小新闻角”,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元元一步一步走出“自卑”、走向自信的成长痕迹。

  (元元的自信心建立以后,开始变得乐观合群了,什么事都愿意和老师说了,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自然,他的外婆替他“出头”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

  惊喜——元元的成功“蜕变”

  时间:大班下学期

  地点:大二班活动室

  事件:“护旗手”之争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份,孩子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在毕业典礼上,照例要请三位大班幼儿做“护旗手”将幼儿园的园旗传给中班的小朋友。请谁来做“护旗手”?对于这个神圣的任务,孩子们都非常向往,而且,许多家长都已经在“园园通”的互动平台留言,表明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护旗手”的意愿了。为了保障公平,也为了激发孩子们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的愿望,我和搭班老师商量让孩子们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争取做“护旗手”的权利。具体的方法是愿意做“护旗手”的小朋友每人进行一个现场演讲,讲讲自己想做护旗手的原因以及准备怎么做好“护旗手”,由全体小朋友现场投票决定谁可以去做“护旗手”。

  消息一发出,孩子们就沸腾了,大多数孩子都跃跃欲试。我悄悄地将目光移向了元元,要是搁在以前,元元只会低下头,逃避老师的询问,是绝对不会主动要求参加的。可是这次,我却发现元元勇敢地举起了小手,要求参加,而我的心也在看到元元举起小手的一刻放下了,因为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元元现在都已经成长为一个大胆自信的孩子了。孩子们开始一个个上台做小演讲,轮到元元的时候,我看到他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努力克制自我,尽量用较为平稳的语气说:“大家好!我是大二班的元元。我觉得‘护旗手’特别神气,像天安门前的解放军叔叔;
如果我做了‘护旗手’,我会每天都早来幼儿园练习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走路。”语言虽然朴实简单,但小朋友们和老师们还是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进行投票选举,结果另外一个孩子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元元。看到这个结果,我又将目光移向元元,我非常害怕他会哭、会不开心。因为我知道所谓“自信心”一定是要自己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即使遇到失败、挫折也不会一蹶不振。令我惊喜的是元元看到结果后虽然有一瞬的失落,但还是非常男子汉地开始鼓掌了。

  这一刻,我的心释然了,因为正是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元元的成功“蜕变”——他从一个胆小、自闭,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成长成了一名胆大、自信,乐于展示自我、勇于面对挫折的小小男子汉。

  我和元元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但我的思考却并没有结束。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的性格与爱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雏形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所以这个时期的教育容不得半点马虎,所谓“幼儿园里无小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点滴发展需求,洞悉孩子的发展困惑,及时介入,帮一把、扶一把,为孩子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理解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对待世人眼里的各种“特殊儿童”,我们不能弃之不顾,更不能歧视,而是要寻求孩子之所以特殊的诱因,并从中探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走出发展的困境。

  在我的意识中,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一定是“物理现象”而不是“化学现象”。也就是说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我们一定要相信天长日久的关注和引导能促使他们从“量变”达到“质变”,而不要指望我们的教育行为会如化学试剂一样使孩子产生顷刻间如“醍醐灌顶”似的变化。所以,对于学前阶段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有耐心和爱心,相信总能看到孩子们发生“质变”的那一天。

第六篇: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记者手记 ——我们要做百年企业,不是百亿企业

本刊记者 王梦琪

【摘 要】专访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的时间终于定下来,执行主编薛老师和我赶到万事利集团时,还有空余时间,便去一楼的展厅和销售部看看,此时的销售部就有一小拨顾客正在热火朝天地选货,另有一些顾客已经扫货完毕,提着十几个袋子出门了。

【期刊名称】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1

【关键词】企业;万事利集团;手记;记者;销售部;李建华;时间;顾客

专访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的时间终于定下来,执行主编薛老师和我赶到万事利集团时,还有空余时间,便去一楼的展厅和销售部看看,此时的销售部就有一小拨顾客正在热火朝天地选货,另有一些顾客已经扫货完毕,提着十几个袋子出门了。打扮时尚、系着万事利丝巾的导购员不停地向顾客展示一条条丝巾,又娴熟地收拾入柜。导购员各个长相甜美、妆容精致、身材姣好,而且不论多忙的服务,总能面带微笑,不急不躁,可见训练有素。

秘书将我们引入总裁办公室,刚结束两个会议的李建华精神依旧很好。在一个来小时的采访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思路清晰,句句实在。从李总口中说出万事利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像是上了一堂商场沉浮课。我对其中两块内容的印象极为深刻。

其一,卖地。

当时的万事利在山东、江苏、建德和嘉兴等地有一千多亩土地。李总不讳言地说万事利做房地产,纯粹是为了赚钱,当时核心能力不足,为了企业经营,此举就有紧抓救命稻草之意。我们都说,最早一批进入房地产行业,又适时退出的,才算是赚了钱的,我想我可以把万事利归为这一行列。后来,李建华决定卖掉这一千多亩土地,退出房地产行业。用李总的话说,万事利就是做丝绸的,集团内没有像样的房地产人才,我们不能做机会主义者。在当时,这样的决定是不被人看好的,不仅政府对此举深感纳闷,连万事利集团内部也是争论不休。无论多么痛苦的过程,总归形成了卖地的事实。从现在情景反观当初决定,便可知明智之至。房地产被政府限制着,而丝绸行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新丝绸之路”的概念下,一直深受政府扶植。

推荐访问:手记 记者 范本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本1000字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范文1000字 记者手记范文500字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