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展“以巡促治”深化对村(社区)巡察

时间:2022-10-19 17:45:09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索开展“以巡促治”深化对村(社区)巡察,供大家参考。

探索开展“以巡促治”深化对村(社区)巡察

 

 探索开展“以巡促治”深化对村(社区)巡察 --推动巡察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的实践

 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工作,是体现十九届中央巡視巡察深度、广度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结合我省工作实践,交流汇报三个方面情况。

 一、开展“以巡促治”的背景和初衷 (一)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四中、五中全会,对巡视巡察嵌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安排,为我们开展“以巡促治”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视察、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代表团审议,四次发表重要讲话,先后作出“进一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治理,团结带领群众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行”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这既是对加强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又为**在巡察村(社区)中探索“以巡促治”、推动巡察监督融入乡村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和全国巡视工作会议也都明确指出,持续推动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把基层巡察、纪检监察、村务监督等力量统筹起来,针对基层治理新情况新要求,以做深做实监督完善治理、深化治理,为我们进一步深化“以巡促治”明确了方法路径。

 (二)

 立足基层现状,回应广大群众期盼的需要。在中央巡视办和省委的领导指导下,**从****年开始,用 4 年时间完成对所有村(社区)巡察全覆盖,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广大农村和社区的贯彻落实,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来看,由于村干部犯错成本较低、监管手段不完善、监督体系未健全,巡察反馈问题改不彻底、改不全面、改不长远的顽疾一定程度存在,出现“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有名无实,“议事公开”程序执行时严时宽,“蝇貪蚁腐”前赴后继等问题,基层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从案件查办情况来看,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处分村(社区)党员干部

 数占全省处分党员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占不小比例,一方面反映出持续的正风反腐,**基层政治生态在向好向上,同时也暴露出基层“微腐败”问题依然“高位运转”,严肃查处的同时,亟待铲除腐败的土壤。从人民群众期盼来看,**巡察村(社区)工作坚持直巡到村,走村入户听民意、疏民怨、解民困,解决了一大批基层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到位的问题,群众拍手称快的同时有疑虑更有期待,“你们走了,有些问题会不会又冒出来”“巡察就是一阵子,能不能管住长远”“烦心事解决了,能不能带着我们弈小康"。面对基层的现状和群众的期盼,我们深切感到,开展“以巡促治"既是深化村(社区)巡察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完善基层治理制度和机制,实现“监督、整改、治理”全链条延伸和系统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 2019 年开始,我们在推开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的同时,在部分市县同步探索开展“以巡促治”这项工作。

 二、开展“以巡促治”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开展“以巡促治”的基本思路是“巡先行、改跟进、治提升”。其中,“巡”是基础,贵在精准发现问题;“改”是保障,重在确保真改实改;“治”是目的,要在成果应用尽用。

 (一)

 “巡”先行,实现社情民意大起底。我们始终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群众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围绕“三个聚焦”监督重点,找准找深影响基层长治久安的突出症结。

 1. 突出责任落实, “ 四级联动 ” 强担当。坚持全省一盘棋,建立起“省统筹、市推动、县主导、乡落实”的“四级联动”责任体系,省级抓整体设计和政策指导,市级加强指导督导,县级负责组织实施,乡级负责落实和组织整改。省委把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作为强基固本的具体抓手,明确了“培育典型、提供借鉴,先行试点、稳步推开,有序推进、全面覆盖”三步走的目标规划。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巡视办先后召开巡察村(社区)现场推进会、研讨交流会情况分析会,明确对村(社区)巡察重要事项,印发助推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每年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量化通报,并结合巡察工作专项检查进行重点督导,同时聚焦脱贫攻坚领域,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形式,对贫困县和贫困村同步开展专项巡视巡察,将利剑一插到底。各省辖市将巡察村(社区)纳入市县巡察整体布局,督促县(市、区)结合任务量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并按照“结构化组建、专业化培养、统筹化使用、动态化管理”的原则补充巡察组长库和人才库,建立起专兼结合的巡察队伍,通过制

 定工作规范、印发巡察清单、进行现场指导等方式,有力推动巡察村(社区)工作落实落地。在省委示范带动和各省辖市督促推动下,全省各地稳步实现对村(社区)的巡察全覆盖,呈现出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仅 2020 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纪委网站、中巡办《巡视巡察参考》等中央媒体累计报道**巡察村(社区)工作达 196 篇。

 2. 突出政治定位, “ 三个重点 ” 明导向。“三个重点”即重点村、重点人、重点事。重点村就是结合班子现况、经济状况、信访情况等,突出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基础薄弱村和信访多发村,集中力量、优先安排、重点巡察。重点人,第一类是利用家族势力或者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的“黑心人”。比如,**“扫黑除恶第一案”主犯狄治民,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期间,成立“十八兄弟会”,依仗家族势力,暴力破坏选举,沾亲带故的全是党员,长期把控村级政权;利用手中权力包揽村里大小工程,长期霸占使用村小学操场,导致学生多年无法上体育课;以取消低保为威胁,强迫贫困户为其放羊放牛,上级给贫困户发的慰问品转脸就拿走一半;村民上学、参军、招工到村委办手续,不送钱物不盖章,在当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第二类是打着集体的旗号,揩着公家的油水、侵害群众利益的“生意人”。比如,林州市委对某村开展巡察时发现,村党支部书记借助村里搞房地产开发之机,收受开发商贿赂 1300 万元,其中单笔受贿 500 万元,其他村干部也是有样学样,村出纳挪用集体资金 2.2 亿自已搞理财。第三类是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影响集体发展的“稻草人”。比如,清丰县委巡察某村时发现,原村支部书记独断专行,公章使用自已说了算,违规支出吃喝招待费,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后,主持工作的村主任讳疾忌医,把公章放在没有上锁的村部抽屉里,名为“大家管”,实为“无人管”,导致该村在低保户审定、五保户核查、危改户验收等工作中,因为审核不严、问题频出,群众反映强烈。重点事就是“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扫黑除思等大政力针,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焜来"、乡镇工作“三纳合”、乡村搬兴、货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情况开展监督。二是聚焦“官职小影响大、金额小性质愚劣、事情小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开展监督。有两个巡察中发现的例子,濮阳市开发区一个材党支部书记伙同其他材干部,把分给贫困户的 150 只扶贫单私自卖掉,并将近 6万元卖羊款私分。平顶山市石龙区一贫困户做保洁员,有 500 元工资,社区主任每月都从中克扣 200 元,据为已有。三是聚焦“空壳”村支部、“不倒争”村支书、

 “候鸟式”党员等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开展监督,比如:新县对某村开展“机动式”巡察时,群众纷纷反映“村"两委"常年干什么我们不知道,村部整天大门紧闭,既不通知村民代表开会,也不传达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样的村干部耽误村里十几年的发展”。舞阳县有 1 个村发展村民入党,本人未到场,经村党支部书记同意,由其父亲代替入党宜普。

 3 3 .突出群众路线, “ 直巡直访 ” 求实效。“直巡”就是直接巡察到村。我们坚持直巡到村为主、巡乡带村为辅,并要求村村形成问题清单,确保深层次矛盾、隐蔽性问题能够巡深察透。据统计,全省巡察村(社区)中直巡到村的占比达到 82.52%,平均每巡察 1 个村(社区)发现问题 9.5 个。“直访”就是直接巡访到户。做到贫困户、低保户、信访户、危房改造户及老党员老干部“六必谈”,开门迎访、入户走访、重点探访、跟踪追访“四必访”,明确入户走访不少于总户数的 0%、每村最低不少于 50 户。各地还积极创新采用微信二维码,把巡察“流动哨”设置到文化广场、集市,印发明白卡、创作快板书、河洛大鼓和豫剧小品等,进一步丰富了“访”的方式。

 (二)“改”跟进,推动发现问题全清仓。我们把抓好巡察整改作为“以巡促治”的重要一环,在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方式、评判整改效果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巡察整改的责任机制、促进机制和评估机制,推动问题和问题线索清仓见底,为深化基层治理打下基础。

 1 1 .压实 “ 改 ” 的责任。县(市、区)党委主动扛起巡察工作主体责任,针对巡察村(社区)整改工作的特殊性,按照“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思路,建立“县委牵头、乡村落实、部门参与、监督推动”的整改责任体系,实行“一组一报告、一村一清单,县乡村一本整改帐”,推动主体费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融合。一是县委牵头。县级党委落实牵头抓总、协调各方职责,通过党委常委会和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巡察汇报、研判交办问题、督办重点事项、进行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对巡察发现的问题,按照部门职贲统筹分解、督促落实,形成工作闭环。二是乡村落实。各地普遍建立巡察情况向乡村两级“双反馈”机制,对村“两委”干部使用、集体经济发展等村级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发挥乡镇党委的主体作用,带领村(社区)党组织一体整改。三是部门参与。针对涉及农田水利、道路出行、生产生活等需要多部门联动解决的民生方面突出问题,由职能部门既负责相关整改事项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又牵头完成本系统内共性问题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比如,邦县建立巡察整改“现场办公会”制度,召集城建、水利、扶贫等部门到村(社区)现场办公,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当场划分责任、限期整改落实。四是监督推动。各级纪委监委、组织部门主动担负起整改监督责任,通过整改情况联督、整改报告会审、整改成效共评等方式,全面督促乡村和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巡察机构也通过台账管理、信息收集、定期报告、工作建议、重点督促等方式,强化全过程的跟踪督导,切实维护巡察整改的严肃性、权威性。

 2 2 .明确 “ 改 ” 的方式。结合巡察村(社区)整改工作的特殊性,既前移关口,以立竿见影的效果取信于民,又举一反三,放大整改的综合效应。一是重点问题分类交办。各地把巡察发现的问题,按照村务监督、组织建设、意识形态、三资管理、平安乡村、为民服务等类别,进行分类移交,由责任部门领办督办,开展集中治理。比如,针对巡察发现的“三资”管理问题,各地由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开展清合同、清资产、清欠款“三清理"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民生事项边巡边办。对于事情虽小,但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坚持边巡察、边移交、边整改,这是巡察村(社区)与巡察其他党组织最显著的区别,也是我们的“杀手銅”,全省巡察村(社区)期问,共边巡边改排水不畅、路灯不亮、暖气不热、垃圾不运等事项 67523 件,让群众及时感受到巡察带来的变化。比如:兰考县委一巡察组对某村走访的第一天上午,就了解到部分群众土地流转租金未兑现的问题,立即深入了解、查清事实,并与乡村负责人沟通反馈,仅用 7 个小时,有关村民就于当天下午拿到拖欠 7 年的租金。三是问题线索直查快办。针对巡察发现的事实具体、可查性强的贪腐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迅速移交,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提前介入、立即查处,快速形成震慑。比如,林州市委巡察某村时,巡察组进村走访座谈仅 6 天,就发现村主任涉嫌贪污村集体土地使用费 80 万元的问题线索,马上就移交市纪委监委,巡察组和纪检监察室在村里协同快查快办,取得很好的震慑效果。

 3 3 .评判 “ 改 ” 的效果。巡察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各地积极探索具有基层特点的整改效果评判机制,充分吸纳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监督落实、评价成效,有的分析研判本地区基层信访量变化趋势,有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专项评议,有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评判。比如,安阳市开发“巡察村(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评判系统”,设置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两委”为民办事、政治风气和人居环境等 4 项评分体系,群众通过手机微信巡前、巡后进行两次打分评判。截至目前,累计有 31.5 万名群众对 3254 个村(社区)进行了评价,满意度平均得分由巡前的

 75 分提高到巡后的 88 分,以巡察答题、群众评判的方式生动展示了巡察村(社区)的成效。

 (三)“治”提升,增强基层治理新效能。“治”提升,就是针对巡察发现个性问题,举一反三开展共性问题专项治理,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统筹推进,释放标本兼治综合效应。近年来,全省通过巡察村(社区),共向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提交专题报告 1601 份,提出意见建议 2449 个,开展集中治理 2149 项,推动健全基层各类制度机制 1.7 万项,促进巡察成果点上着力、线上延伸、面上拓展,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现组织之治、廉洁之治、平安之治、民生之治和文化之治。

 1 1 .推动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体系,促 “ 组织之治 ”。

 。按照省委《...

推荐访问:巡察 深化 探索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