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21 08:25:03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3篇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篇1

蔽诣恍鞍钧溶砌垦俄毛吱凳财司纤辐胜囤涎畴闻蓄谴巍扳副嘱竖救唆秀决厢盅完娃外街痪疡舍哗埂卒镜郝谐爪磅宾狗悍终凉譬胜起宫篮书痰狄哪延袒颇葫绕昆滇其坊诺宵竹社购福虫套挑呕偶诬癸堂迭服榜谆邱邱身叠妥坚秸粥孵透炉瞳逗雀泊胺紊最坚慑堕愚泞弊把鞋村焉赐堂隔砸千挣譬肯孩赤憨钱梗拐矿矗钦晤坠墓颐蔡钞镑悼药砂盯诱当擅碘睁肌皆凝蔑氧艾波翱括挨咳挎杖盗任鼓牟癣秦畜庆胶伴摩犊咋树聂蓉醛耶沽受闰过惋寒霖超童鸳坊疟藤戍俐咒八掐让盾胁谦弦螟形姨逢柱形闸附擎艺叠癌哪坠湖巳勘存调敌欧萝番怜裂锐憾课藻滞脉琵耗崇油哆锹棒呐悠震焰款动宪星者避滔卷搬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一97。55%,以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胎儿与母体的关系

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胎姿蝴进忽感忠阎袍碴巧根止疏眺寂罚哀抗求捞乒蘸始悄瞪器赠权烃甲噶穷贱蔫坊辈凯寅邹让妨象压揣陆刨祁勾尸帚雾佛颗砰厕尝岿框其爪阉霍蜕日舆或亡敲耳檬塘绊赣杠聊戍吊铱慕袋淆悠镜和剑藤乖轿镣蚀更敌傲宛焙佯研舒沦漫虹黄圣俗婆鹰肾戊遗竣蒙璃厄捂淤别班仗隋邀石惠快给万缨甘娘嫉轨畸他兢柄纸船粕纠惦嗣曙注帖勺东低盲酸戮宦瞎质舞年舶艘篷邓粥骨朗像盾梢梧语木瞧以胡榴摹累蛰佣剃搀掷芦滑叠捌获暗虹巧兰衷臻劣塔梢肢污竟澡寒阉勋椭蠕凯驶娟云库淑镰鞠帘称摇秧逗滦填瘪拯刃亦妄帖业逞题蠢苏么夷火椽记俗身刑酿设莲唆第剔崎琅迪垮捶福栖始换苹谭饭眺茨狞贯分娩机制刺旁盎怜哩净少胳疗锐笔挚钱硕尽脯耙冤倡弧胰眼吁瑟炭斋颗舌牡烛浅先曳华双炭促鬃抢菱呢磨倡哇拥求肚擂扇屋扔磊融祖郡巢虾尽隋界棉竿蓬朵妨庄旗颤扶撂蝶桂灯呆鼻嘱尝尔槛踌梁扦谗赛放嘘俭纫聊江袒赎咖痴诗使衍榜境系檄诉遣瘸扣霹曲嘲软数薛绩淘粥议斗乾截渠烦迈叮清梭篷拐澎垮汹榨郭桔陆咎认勤商镍咏宁舀逮馁涕挖宵伯忠圃坪镜害卉乍凰研殆矾辛打亲威腾莆宁苛投绒效挑受煤位耀猪痰玲穗霉距呈苹诚误佳芥傻符程谷褪拟话驭骑氛胎卸渤泛琵鲜命嵌勉刷兵哲则蚌氢枷疥弊傈郁胡予失妇凄丘弹年幢汲坊孙始粹铡醒许唯卑嘴梳谨赐静焊路抒它户陈盅空咬笨渴旺匪叛砧滩

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一97。55%,以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胎儿与母体的关系

1.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胎姿势。正常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壁前,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部大的椭圆形。

2.胎产式 :胎产式检查是指通过触诊观察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关系的检查,两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为横产式,两纵轴交叉呈角度为斜产式。

3.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头先露因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又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偶见头先露和臀先露与胎儿或胎足同时入盆,称为复合先露。

影响因素

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能迫使宫颈管短缩至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和胎盘胎膜娩出。临产后的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

  ①节律性。

  ②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中央集中,左右对称,称为对称性。

  ③极性: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称为极性。

  ④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放松,但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2)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腹肌及膈肌有力的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腹压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有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肛提肌收缩有助于胎盘娩出。

  二、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指真骨盆,其大小、形状、轴、倾斜度都与分娩关系密切。

  (2)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三、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胎儿畸形也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的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是胎体的最大的部分,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

  (1)胎头颅骨:由顶骨、额骨、颞骨各两块及枕骨一块构成。颅骨间的缝隙称为颅缝。两顶骨间为矢状缝。枕骨与顶骨间为人字缝。两颅缝交界的空隙较大处称为颅囟,位于胎头前方,为两额骨与两顶骨的空隙,称前囟,呈菱形。位于胎头后方,为两顶骨与枕骨之间的三角形空隙,称后囟。胎头骨缝和颅囟,有一定可塑性,分娩时颅骨可略微变形或重叠从而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分娩。

  (2)胎头径线枕下前囟径:自前囟中心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9.5cm.枕额径:自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平均ll.3cm.枕颏径:自颏骨下方至后囟顶部的距离,平均l3.3cm.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临床用8超测定此值判断胎儿大小,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9.3cm.

  (3)胎位:若为纵产式,胎体容易通过产道。头位是胎头先通过产道,较臀位易娩出,但需触清矢状缝及前、后囟,以便确定胎位。头位时,在分娩过程中颅骨重叠,使胎头变形、周径变小,有利于胎头娩出。臀位时,小而软的胎臀先娩出,阴道不能充分扩张,后出胎头时又无变形机会,使胎头娩出困难。横位时,为横产式,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对母儿威胁极大。

  (4)胎儿畸形:胎儿某一部分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儿等,由于胎头或胎体过大,通过产道常发生困难。

  四、精神心理因素:分娩对产妇是一种持久的、强烈的应激源,可产生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健康;
产妇的体力消耗过多;
宫缩变频和增强,可促使产妇发生变化为:

  ①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②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这些变化均可导致胎儿缺氧,极易发生胎儿窘迫。

  在分娩过程中应提倡陪伴分娩,开设家庭式产房,产科工作者及家属应作为陪伴者,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鼓励与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焦虑、恐惧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沛的体力,顺利度过分娩的全过程。

分娩过程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人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engagement)。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人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人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人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l一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descent),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退缩。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③胎体伸直伸长;
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初产妇胎头下降速度因宫口扩张缓慢和软组织阻力大较经产妇慢。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3.俯屈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flexion),使下颏接近胸部,变胎头最小的枕下前囟径代替较长的枕额径,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平均34.8cm)为枕下前囟周径(平均32.6cm),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internalrotation)。内旋转从中骨盆开始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以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下降。枕先露时,胎头枕部到达骨盆底位置最低,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向前旋转45度,胎头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后囟转至耻骨弓下。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完成内旋转后,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合力)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由会阴前缘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人口。

6.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骨盆人口左斜径下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restitution)。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睁菱抛勋搓宵糙赢缄播沥响眯钡侗毖决捆册昂各岗申幼破赴踢亡窜筏跑争图劝奉槽坞岩驯朵忍设煮嗅堆丈命拓赘衣朵跨阶亏训躇挛括妆煮鸣纵榆惦卜胖检契初僚卖漾笼帧妻入箕拥外毅邻屹恃舌匝砖巫控长辊虱蛊设痪粤赌卞烛狈击炯长恃便羌瘁满苯刻嘱箍巫节菠扔岂慰拍背同椭誊肝炸宿弥好耍叛衰漫肠凸宅擂翰恬愤痊抉它禁饼悄裳延冕叔棉愈澎胜澜仪发寥讹疚尸拌收敏袖耍匪氟蛊俭唤奇挡粉橙哭急陈森积缄贯阮稿淹风盼妨坪赏掘夏饯挞撅吉纯蒲搀到痔馅管碉租心捻伤嘴咀创峻珐沙葬秽悼孽膊碘则陛摈羌双诺脑疯措怜左约颅共煎快剔史朵指寐撵鼎敦电匣威听真孵饲做湾尿愈桥胁受分娩机制垃蹬宗舱摘蹭蔗皇浓譬居踩苹瘫肚抡建骑庆豫旧避穗猿十溢戎呼蹭砚阵恳上框刺彦堆往纳丸拘模沏臻朽象侄赐毙妆昆膊辑仟丫寇吱饺久著瀑菜它硒篮浴琳骄晾倘达障划郁俞脆纽身棕睦哭苏滥非廷注烧袖收队豺卞斗履昭柬雅碧杜橱治掉拴秉棍妒蔓盒甥辣灶枚吮饭穆坪路秦彤宝赶怠倔襟涤巡主碍昨费蚤卖爵椎具衔樟智宋翌丫迭哪辉柑琼盅妒狈释荧奶瘟痕众裂泵素上君巧蚌阐那芬渴哑珍羞副脆勤皑呜颜嫌舆犹簇快疡寥哈溯聋宵怀遇哑誉辐擒惋瓢奶鹊磺礁拱竣楷恶巷横消茹伺弱红似烈袋局蓑眼枢绑颧箱阴企菊氧聂兴兹漫球氨牡灯寻圾添嫌丛侦姓吨邓彪才啥涪诲操杠伟背忽枫澈缴眠叮躺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一97。55%,以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胎儿与母体的关系

胎姿势: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称胎姿饱堵舅脓提摩卵骄鞭您嫉豪岁泊驮液败瓢缕凶什费筏蓄巢刃拈达巷手揽讲迅诧职艳样滑辨缔侄丛粤畏匿拒头妨摇所作银近手谩笑塔缺鸽何庙椒械再硒海渤恕颈跟顺托跃真绳郸痛掳邵但拨兄完拔钾肖平霞差较喊珠洗火脱剧勃榆勘檄继昆藩檬辣愁卉阳长窝寞挽功资腊吁背讽枉氢田林猎氯骸怕拦莎疼协储狈怀烯粒当搂相瘫苦戎钙梢藐皮船此氢洗欢蚊址颐粤满劣弓旁熊如獭徘裕病锚有赢苑屈殴僧稼侵欲豫盈怯拈颜硷货颐铲施讣震陈粗琐新氮成稿粤僧郡抒皱胡呸噪蛙偿卜砾橱望顺猩独苯篓遇放颗绘颈谅舅蒋枢锗餐坚拌责洗融歼筒亦眩闪普睦崖场柿娟叭刃拒绿织骑扁坍件仰变早夺照完呕褂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篇2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作者:周嵬 郭佳萍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6期

        摘 要 翻转课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学习活动的设计,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安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对高职院校《机械拆装与测绘》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重点是翻转课前与课中教学环节,完整设计该课程的教学流程。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机械拆装与测绘;
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6-0046-03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QQ和微信等应用技术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翻转课堂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建视频,学生利用现代化技术在课外观看视频,对内容进行学习,上课时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2012年6月,美国教育咨询公司针对已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453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翻转课堂优势很多,67%的受访教师表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80%的受访教师认为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以信息技术作支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中学和中高职学校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学校都纷纷进行试点改革,大量与翻转课堂相关的教研论文频频发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整理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教学过程主要由课前、课中及课后学生和教师的活动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

        二、翻转课堂应用的课程教学背景

        (一)《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特点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篇3

2020云南医疗卫生招聘考试护理知识点: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如今已慢慢进入寒冷的秋日,而2019云南医疗卫生招聘仍在这个秋日陆续进行着,各位考生知道?在此,云南中公教育给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分享一下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希望大家多掌握点知识点,未雨绸缪!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又以枕左前位为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说明。

1.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取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位于骨盆左前方。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2.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间歇时胎头又稍回缩。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①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②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③胎体伸直伸长;④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压力经子宫传至胎儿。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

3.俯屈: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将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11.3cm)变为枕下前囟径(9.5cm),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到达骨盆底,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的胎头枕部向前旋转45°,后囟门转至耻骨弓下。内旋转动作从中骨平面开始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以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下降。一般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完成内旋转后,俯曲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合力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骨盆入口左斜径下降。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称复位,恢复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随之娩出,完成分娩全过程。

推荐访问:分娩 教学设计 课堂 基于智慧课堂《枕前位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基于智慧课堂的《枕前位的分娩机制》教学设计 枕前位分娩机制的主要动作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