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11 18:30:07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全文完整)

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6篇

【篇1】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村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纪实

  村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纪实2007-03-02 10:26:31  

  “小康”是这样炼成的—××县××镇普安村支部书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纪实

  走进××县××镇普安村,一路桃红李香,鸡鸭成群。村内工业园区蔚然成型,井然有序。村民们灿烂的笑魇上洋溢着幸福、殷实的表情。

  然而,前,如果有人提起普安村,该镇历届领导无不摇头皱眉:就是这样一个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总户数户,总人口达人的普安村,年人均收入仅元,曾一直是“盘踞”在全镇“收入榜”最后一两名的“穷村”、“落后村”。

  短短几年时间,也还是同样一个普安村,年人均收入却猛然增至元,并逐渐成为该镇的“样板村”、“先进村”。

  而这些前后有着天壤之别的变化,正是与一位看似文儒,却魄力十足的人息息相关。他就是现任普安村支部书记××。

  “因为太穷了,所以我想方设法要富起来”

  穷则思变,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年前,年仅岁的××从部队转业退伍。然而,因为穷,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因为穷,他甚至说不上一门亲;
也正因为穷,他对自己说,一定要富起来。

  就像许多“创业”故事的过程一样,××的创业历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尝试过失败,也感到过心灰意冷,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他先后卖过煤炭、饲料、日杂……经过失败,再失败,最后到成功,这段螺旋似的创业经历,让××逐渐摆脱了贫穷的阴影,慢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年他创建的年收入可达余元的预制厂正式投入生产,标志着他终于度过了自己创业中艰难的哺乳期,事业顺利步入正轨,蒸蒸日上。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年,事业红火,已经富起来了的××在获得丰富的物质回报时,全村人生活水平低下的现状也深深震撼了他:普安村地处大(足)铜(梁)路沿线,且地肥土美。但是,由于村民观念陈旧,习惯于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经济生活一直处于全镇最低水平,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依旧挣扎在贫困线下。

  早在部队便入了党的××坐不住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寻思着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当时,正值普安村届中换届选举,××毅然决定参加选举,他要做带动群众致富的领路人。虽然,过去他也曾担任村文书、主任书记,但因种种原因,他最终选择了辞去村上一切职务。然而,这一次,他势在必得,目标只有一个:带领大家富起来!

  “当干部,就一定要带领老百姓致富”

  ×对当官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把当官的情形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当官而当官;
一种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想着怎样带领老百姓致富。显然,他的选择便是义无反顾地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上任伊始,来自全村余人盼望致富的焦渴眼神,使他深深感到沉重的压力。那些时候,他夜不能寐,殚精竭虑想着怎样才能尽快使村民富起来。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首先大刀阔斧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旦付诸于行动,效果即时便会立竿见影。

  当年,他立马着手实施种植转型实验,规划出余亩土地种植青蒿,形成青蒿种植基地,当年收入便突破万元大关。

  次年,他又策划和组织村民发展养殖。全村发展规模养鸭户家,利润达余万元;
规模养鸡户家,利润达余万元;
大小养鱼户余家,利润达余万元。

  同时,他又积极鼓励和扶持村民种植水果树,。并对特困户予以特别扶持,自己掏腰包,给他们购买果苗、果树。当自己银行账户上的存款一天天减少时,村民们却大获丰收,当年仅水果销售一项就达余万元。

  通过“一基一养”模式,村民经济水平逐年上升,生活越过越好。

  但是,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作为一名舵手,他深刻认识到:要想带领老百姓彻底摆脱贫穷,过上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必须还得寻找更多其他的办法。

  当时,全县大兴招商收资热,但褒贬不一。××认为:以工业带动农业,又以农业反哺工业,这应该是一条很好的致富路子。于是,他一面向镇党委、政府打报告,拟在社、社建立起工业园区;
一面又不顾妻子反对、吵闹,率先把自己的承包地全部出让,借以扩充衔接大铜路的乡村道,夯实、优化招商环境,筑巢引凤。同时,他还“四下出击”,利用“亲情”、“乡情”,广招有志之士入驻普安村。

  功夫不负有心人!

  ×年,经多次磋商,重庆市良精阀门有限公司率先入驻该村,总投资余万元,年税金达余万元,可实现年利润余万元,同时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人。

  紧接,重庆市诺华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垣森陶瓷有限公司、××县节能管道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入驻,工业园区日臻成熟。

  ×年,总投资万元的重庆铸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也开进普安工业园区。

  目前,××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又在与一欲投资上千万的公司进行接洽,双方现已达成意向性协议。如该公司一旦进驻,将更会有效地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几年来,园区内各大公司、厂矿陆续为村内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余个工作岗位,相当一部分村民过上了“上班即是工人,下班便是农民”的半工半农生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普遍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

  “同交流、互补舍、共增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年,中央号文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目标,××立即又马不停蹄地,全身心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去了。他注重加强与兄弟村的横向交流合作,并拟定出了“同交流、互补舍、共增益”的工作思路,旨在做到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荣共兴,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俯身甘为孺子牛”,正是××为人、为官的真实写照。在三月这个春风和煦的季节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定会以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书写出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的崇高胸怀。  

【篇2】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发展立体林业 带领群众致富

-----灵璧县禅堂乡大吴村农民创业带头人陈德启先进事迹

陈德启,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199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大吴村村主任。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他坚持艰苦奋斗,创业为民,克服重重困难,按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努力发展高效林业,兴办灵璧县德海林业专业合作社,改善群众生活,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的康庄大道。

大吴村地处县城北部15里,有人口5800多人,有耕地面积9700多亩,人多地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靠外出务工。村的发展停滞不前,让人痛心疾首。看着千名父老乡亲愁苦的面容,面对生他养他却毫无生机的故土,他决定依靠科技走出一条带领农民致富的道路,担当起了村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领头人的重任,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全村村民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建立百亩基地,发展高效产业

“只有当不好的村干部,没有带不好的老村民。”这句话被奉为名言。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要的是既能做好基层党政工作,又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好干部、能干部。

在他的血液中,融汇着硬汉子的铮铮豪情;
在他的心中,蕴含着对村民乡亲的细腻情怀。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了他大胆心细的性格特征。他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

根据当地的实际和多方论证后,他决定在本村开发林业苗木基地,实行连片开发。没有资金,他带头投入;
没有设备,他向亲友求借。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守在基地上。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并投身于苗木基地的战斗中。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3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完成了230亩苗木基地建设任务,共投入资金160万元。据估算,苗木基地建成后,年收入达180多万元。

古道热肠 传授花卉苗木种植技术

陈德启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些致富无门的乡亲。

刚开始,他想的是要解决家乡邻近八、九个村民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主动聘请他们前来基地劳动,按每天5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天支出2000元,近两年来,每年为当地群众发放了50多万元的劳务工资,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稳定当地的社会治安做出了贡献。很快,他发现要彻底解决当地群众渴盼致富的根本问题,就必须真正引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向当地群众无偿传授技术,低价提供种苗,尤其是将那些市场行情销路好,效益高的种苗优先提供给农户。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百姓发展苗木花卉热潮迅速掀起。当年周边100多户群众都走上了生态林业发展致富的小康路,有的以苗木、中药材为主,有的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等等。如今是产、销两旺,人均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被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农户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邻村农民看到他种植花卉苗木经济效益好,就纷纷来拜师学艺。陈德启对那些有志发展花卉苗木的农民朋友,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在陈德启的指导帮助下,通过种植花卉苗木发家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

建立专业合作社 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陈德启停下脚步,但他没有忘记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刚起步。”带领群众致富成为他迫切的愿望。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与广大农户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创出品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住脚、扎住根,广大农户的收益才有更好的保障。从2008年开始,以“做强苗木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对当地群众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提供种球、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由年收入4000多元增加到现在年收入2万元,走上了小康之路。为使带动作用更加明显,2010年初,他着手组建灵璧县德海林业专业合作社。一个集生产、经营、初加工、购销于一体的合作社的已经建立起来。第一批入社成员169人,至2011年合作社社员共发展苗木花卉320亩,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苗木花卉480亩。据初步统计,目前通过他带动的群众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年人均增加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带动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共同致富之路。

小富不骄,富而思进

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他并没有在小富面前止步,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目前,他通过考察、学习,正在大力发展立体高效林业发展之路,在大的苗木下面积植小苗,间作种植中药材。同时,结合秋冬季节,种植时令蔬菜,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大幅度上升,亩年产值达8000元以上。

陈德启经常以自己创业的经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向土地要效益。几年来,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和编发小册子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带动当地群众建立种植花卉种植基地,使当地200多户农民共同走上种植花卉的致富之路。

真心奉献,时代楷模

“爱人者人恒爱之”。陈德启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乡邻乡亲。2008年3月,他被选为大吴村村主任,在全村人的信任和企盼下,开始了带领全村人民走上改变贫困面貌、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他上任为百姓干部的第一件事。要把通村的羊肠小道变为能通车的公路,历任村干部想干而终未干成,难度可想而知。他没有退缩,一年修不通,两年修或三年修,在他的号召下,一方面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另一方面他跑项目,向上级部门求援,共争取扶贫资金26.9万元,共同修建。在他的带领下,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呈现在乡亲们的眼前,大伙儿无不露出舒心的微笑。

有付出必有回报。如今乡亲们一提起陈德启,人人称赞、敬佩,都说他是一个好农民、好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值得我们人人向他学习。陈德启本人也多次受到上级政府的表彰。

陈德启同志致富不忘乡亲,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无私奉献。他把智慧用在了发展家乡的经济上,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新农民的开拓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陈德启,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是扎根农村,艰苦创业的真正时代楷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

【篇3】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科技引领企业发展 创新带领群众致富
作者:曲云军
来源:《中国经贸》2017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也得以发展。在新时期发展进程下,需要利用创新性手段促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保证能够带领群众走向致富。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家杨荣明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科技;
企业;
致富

        在胶东半岛,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杨荣明,一提起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杨荣明从1995年带领13人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到2006年资产总额数千万元,拥有职工65人。自2007年公司队伍开始扩大,以园林绿化为主导产业,迅速向旅游业、商业、种养业等行业进军,现如今杨荣明董事长拥有山东福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园林绿化工程及景观设计)、威海福地传奇水上乐园有限公司(水上旅游项目、字画根雕展示)、威海市北良工贸有限公司、威海福地文化艺术馆(字画展示、艺术交流)等10家公司和分支机构,公司现有职工1000多人,苗圃基地2万多亩,资产总额达数亿元。2013年他被评为威海市十佳民主党派成员,2015年被评为第四届威海市道德模范,获得第五届“山东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个人,2016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领域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杨荣明董事长的成功之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新科技的引进推广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杨荣明董事长相遇,那时他仅仅拥有63人的威海市北良工贸有限公司,资产总额数千万元,自那以后我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园林绿化新技术,在我和有关专家的劝说下,他采纳了我们合理化建议,开始干大事创大业,聘用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内部管理,在短短的11年的时间里将他的园林绿化公司做大做强,大胆地引进新技术,同时把我的一些技术成果在他的山东福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得到了推广应用:

【篇4】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万祥国

王家桥镇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以他坚定的信念、正派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出色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公认,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去年7月,他被王家桥镇优秀党务工作者,中水桥村被评为松滋市文明单位。
抓组织基础,强化堡垒作用。在1998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他被选任为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把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堡垒作用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要保障,为提供政治组织保障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积极配合镇党委关于大力开展“三培养”活动等决策部署,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充分发挥村民的选举权和参与权,让7名有政治修养、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有带头致富本领、有群众公信度的党员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而他自己也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成为带领中水桥村群众致富的“领头羊”。在新的岗位上,他认真分析每名成员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按照班子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工,使每名班子成员各司其职,权利下放,形成人人都管事,人人都办事,人人都干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格局,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发挥了应有作用。在他的团结带领下,中水桥村“两委”班子的整体功能有效发挥,成为了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名村党总支书记,他总是把提升党员素质和农村实用技术作为工作重点,紧密结合“两校进村”培养新型农民工程,整合教学资源和活动场所,制定详培训计划,对党员和群众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文化科技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农民致富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群众农村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一年以来,共组织教育培训12次,培训党员干部620人次。同时,他积极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把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和小组干部纳入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队伍,在时机成熟时把他们发展成为党员,为党组织吸收了“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他充分利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引资,按照“五务合一”的标准投资35余万元新建村部,对全村的“党员活动中心(户)”统一设计,制作标准化版面,规范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并购置多套桌椅、各类图书和电教设备,为党员教育培训的经常化和组织活动的正常化提供了阵地保障,得到了松滋市赵部长的好评。四是大力发展集体紧急,偿还村级债务,中水桥村于2001年由原中水桥村与杨桃嘴村合并,合并时两村债务300多万,万祥国同志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还债,一是盘活集体经济存量,发包土地50余亩,二是带领群众建立村级合作社,三是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资金,按照分布偿还,不增加新的债务为原则,到目前为止,已经偿还村级债务80余万元,特别是原截留四川移民的19余万元已经全部还清。
抓制度保障,强化规范管理。他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抓好抓实各项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两委会议事制度》、《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两委会值班制度》、《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进行公开,由村民监督落实。二是积极推行“两汇报、一公开、三落实”工作,建立健全《村党总支、村委会汇报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干部任期承诺制度》等制度。三是组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规定审批权限,严格财务审批制度,严禁无审批报帐。四是积极推行党委、政府下发的《绩效津贴考核办法》,有效调动了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

抓产业业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针对中水桥村人多、地少、种植单一的实际,他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土壤、气候优势,协调有关部门,从福建官溪引进优良蜜柚进行试种,在蜜柚成熟后,他带上样品,到广东、武汉、昆明等地寻找市场,经过不懈努力,试种蜜柚被客商订购一空,初尝经济“甜头”。这成功的一步,树立了他带领村民大面积推广蜜柚种植的坚定信心,并于去年成功注册洈水牌商标。抓工作创新,实现共同致富。他总是把“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这句话作为他做好工作的前进动力。在大面积种植蜜柚获得成功的同时他借鉴外地经验,还成立麻水蜜柚合作社,走“支部+协会(公司)”发展模式,促进村民经济增收。他认为,成立协会好处多多:产前服务、产中管理、产后销售。产前服务由协会提供优良种苗,产中管理由协会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服务由协会提出保底价,协会帮助营销,会员们可享受到苗种优先、技术指导、价格优惠、销售不愁等好处。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一个以他为会长的蜜柚合作社在中水桥村顺利成立了。为寻求蜜柚销售之路,他积极汇报市场需求调查情况,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他和外地客商、种植大户入股准备投资200万元新建厂房仓库,形成了“支部+公司+协会”的运作模式,党总支、协会主要负责搞发动建基地,公司负责提供优良籽种、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有了党总支、协会的引导,有了公司的市场营销,中水桥村的蜜柚种植迅速发展,当年500多户村民就种植蜜柚2000多亩,产品远销到了成都、重庆、长沙等地市场,亩产到经济效益可达到1万余元,仅此一项全村年总产值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为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村发展,他以中水桥村为中心,协调帮助周边村种植蜜柚3000亩,使周边村民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二是在蜜柚植的基础上,他又带头探索水稻制种产业新模式,进一步加快了大井镇村民发展致富的前进步伐。制种是中水桥村的老传统,但过去种植模式落后,农户分散,加上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产品很能销出去,十多年制种产业一直没能做大做强,万祥国同志上任之后,集思广益,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通过到外地观摩与参观学习,采取了与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走上了订单式农业的道路,公司四供三包,即公司供应xx供应xx供应xx供应xx,包xxx包xxx包xxx,这种模式不仅的减少了种植成本与种植风险,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大大的提高了群众制种的积极性,据该村村民介绍,这种模式可以亩产增收1500余元,目前中水桥村制种种植规模达到了2000余亩。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副产品,麻水荞麦豆皮“麻水牌”荞麦豆皮。荞麦豆皮子在我国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是由甜荞经筛选、滑洗、退壳、磨成浆。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食用方便,软滑可口,风味独特,是现代社会人们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荞麦豆皮于2004年注册为“麻水牌”,2008年被定为邮政专供产品,又获松滋市十大地方特色菜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目前,朝阳荞麦制品公司和麻水荞麦豆皮专业合作社两地生产和经营豆皮,年销售豆皮40万斤,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武汉、荆门等地。这种传统工艺的手工农副产品可把当地群众的农闲时间利用起来,在农闲时间,当地农户通过这项产业可以增收一万多元。

【篇5】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作者:陈沂
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11期

        张召文,1952年8月生,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济阳县仁风镇西街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济南仁风中国西瓜之乡瓜果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职山东省微量元素研究会富硒农产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济阳县仁风西瓜协会副会长、济南仁风照文富硒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历任济阳县十二至十七届人大代表,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带头人、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七批济南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

        不甘贫穷,积极探索群众发家致富之路

        西街村位于镇驻地,建设用地较多,人均耕地不足667平方米,群众靠种地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该村有种植西瓜的传统,张召文利用西街村自身优势,多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西瓜种植新技术,不断改良西瓜种植品种。1995年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教授联合研制“富硒”西瓜种植技术,当时尚属全国首创。该品种西瓜是一种具有保健性质的高品质瓜种,其含糖量远远超过了市场上一般西瓜品种,其含硒量达到了17微克,能充分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具有防癌、美容、保健等功效。2000年,张召文承包土地10公顷,多方筹集资金60余万元,带头一次性建起了56个高标准西瓜大棚,种植富硒精品西瓜。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各家各户,进行广泛的动员和耐心的宣传,村民开始渐渐地接受这种致富的方式,试探性的种植“富硒”西瓜。为使“富硒”西瓜真正见到效益,张召文专门聘请了西瓜老师,对西瓜种植过程实施跟踪服务,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严把产品质量关,使“富硒”西瓜一上市便以其甜脆的口感、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效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远销济南、青岛、北京、深圳等各大城市。群众见到效益后,种棚的积极性也高了,纷纷报名要建西瓜大棚,加之当地镇政府对西瓜大棚生产大力支持、政策优惠,该村大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截至2015年年底,全村已建有200余个高温西瓜大棚、种植面积33公顷,全部是钢架结构冬暖式大棚,自动卷帘机,棚内建有沼气池,每个大棚年收入超过5万元,“富硒”精品西瓜远销全国,西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生产专业村。

【篇6】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带民致富 促和谐 领引产业 促发展 ——省级农民劳模谢永忠先进事迹材料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部书记,但是在中方县陈家湾村的村民心里,他是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谢永忠。

近几年来,他带领陈家湾村干部群众积极培植农村特色产业,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9年2月,陈家湾村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发展种养大户13户,水果和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外出务工人员达656人,2009年村集体收入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5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收入可达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010元,各组通路、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谢永忠本人也先后被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湖南省先进优抚对象”,被市委评为“优秀党员”,被中方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村干部”、“优秀党员”等殊荣。

一、抓经济,促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谢永忠同志自从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始终以发展经济为己任。为了搞好产业结构调整,2002年他带头种植葡萄,2003年他又贷款10万元,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到15亩,扩大柑桔面积到50亩。2006年,他又开始种植礼品西瓜。到2010年,谢永忠累计发展葡萄20亩、礼品瓜40亩、柑桔50亩,年收入预计可达40万元以上。在大力发展种植业,为全村村民做好表率的同时,谢永忠同志作为支部书记,积力跳出小农经济的圈圈,通过项目支持、企业带动、大户示范等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005年,争取到国家土地整改项目资金1500万元,对全村1200多亩耕地进行整理,改善了生产条件。之后,引入湖南省泰格林纸业集团下属的森海公司苗圃基地落户到村,并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了花卉苗木的发展,现全村种植花卉苗木1100多亩,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条,推动了苗木产业规模化发展。2008年,谢永忠同志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调动群众种植特色水果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优质葡萄1200多亩,优质西瓜1000亩,柑橘2000余亩,市柑橘集团和深圳沃达丰在陈家湾的柑橘基地,也已成为全市的示范基地,全村形成了“葡萄、西瓜、柑桔”三大水果产业格局,每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190多万元。

二、抓基础,改面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谢永忠与村里一班人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落实了通路、通水、通广播电视、建沼气、建远程教育基站、建村部和希望小学、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实事,村里面貌明显改善。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抓硬化、美化道路工程。他紧紧团结村支两委一班人抓住国家通村公路建设的机会,多方筹资30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37万元,企业赞助70万元,村民自筹93万元,硬化村组公路13.71公里,栽种绿化苗木1200多株,绿化道路3500米。二是抓自来水入户工程。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安全饮水工程资金180万元,安装自来水820多户,有力地改善了村里2300余人的饮水问题。三是抓清洁能源改造工程。自2007年以来,在谢永忠同志的带头和鼓励下,陈家湾村先后兴建沼气池100多座,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多台,既有效节约了该村的能源,又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环境,对改变“脏、乱、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村里重点抓了标准化、无害化厕所修建和改造工程、生活垃圾和农资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截止目前,全村结合沼气建设,已对厨、厕、栏进行改造180多户,建垃圾点20多个,实现了垃圾和农资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四是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程。投入资金45万元,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多媒体中心,远程教育,警务室等一系列服务农民的活动场所建成,面积达45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村级活动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五是抓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争取到团省委青基会资金30万元,对村小进行了重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六是抓村容村貌治理工程。对张家垅、陈家湾、老屋头等四个小组的庭院
进行了综合治理,各村民小组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七是抓农田水利灌溉和防洪工程。争取到国家资金120万元,对泸洄溪水库5公里主干渠和500米黄松溪防洪堤进行了重修,村里抗自然灾害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树正气,促和谐,不断提高村民素质 通过几年的发展,陈家湾村的村民富起来了,谢永忠同志作为支部书记又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村民在富起来以后,进一步提高素质,转变生活方式,过上小康生活。几年来,谢永忠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在这方面下了狠功夫。一是立善心,树正气,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友谊组村民沈洪芳,夫妇双方系残疾人,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几年来,谢永忠把他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生产、生活上予以帮助,他的小孩无钱交学费,谢永忠就给他解决学费,让他重返学校。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困难户、五保户等得到了较好的关情和帮助,10年来,全村没有一户困难户因为困难导致儿童失学。二是坚决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牢固树立良好的生育观念。2007年以来,陈家湾村创造性地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由于他和村支两委工作扎实,村民们形成了“少生快富奔小康”婚育新风观念,近10年以来,全村没有出现过一起计划外生育,甚至边部分三代单传的农户也放弃了二胎生育。三是积极开展各类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经常举办球类、棋类、读书演讲、种养能手比武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文体比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热情,村民自发建乒乓球台、买文体器材,建图书室,自费订阅了《农民文摘》等报刊杂志。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习新技术、提高新本领成为群众比、学、赶、超的自觉行动,村里浪费业余时间的人少了、学知识学文化的人多了,乱花钱搞吃喝的人少了、购买学习资料学习用品的人多了,悲观泄气的人少了、崇尚知识有压力感的人多了,全村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生活风尚。四是有严以律已,树立清政廉洁的高尚品质。谢永忠同志担任陈家湾村支部书记10年来,经手的各类总投资款达500多万元之多,可他从不挪用一分钱,从不染指钢筋、水泥等材料,不接受工程老板一次请客送礼。谢永忠同志在任支部书记10年来,不仅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上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群众教育、融洽党群关系,树立党的形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更为陈家湾村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潜力和财富,真正称得上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几年来,在谢永忠同志的带领下,村支两委一班人团结有力,措施过硬,工作力度大,确保了该村农村社会稳定和无计划外生育,做到村务公开,重大事情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在通过“双学双比”、创建“巾帼示范村”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村民素质不民提高,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荐访问:致富 带领 群众 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群众致富方面问题:带领群众致富 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方面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