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感人故事

时间:2022-06-23 10:25:09 手机站 阅读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感人故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乡村振兴感人故事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6篇

第一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市委办公室通知要求,我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并经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山区面积占85%,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万亩、果品种植面积4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6.5万亩;
金银花65万亩,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的80%,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加工集散基地。先后获得中国金银花之乡、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

(一)品牌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了……金银花、……山楂、……黄梨、……黄桃4个区域公用品牌。……镇被评为中国罐头特色小镇,形成了“有罐头的地方、就有地方的罐头”品牌效应;
“康发”“奇伟”“蒙水”三大果蔬罐头品牌、“蒙山鹰窝峰”特产品牌成功入选首批……省百佳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20个,……金银花被国家工商总局列为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十大精准扶贫典型案例,金银花产业累计带动全县7942户、12918人脱贫。

(二)特色标准农业稳步发展。围绕金银花中药材、果品等特色产业,通过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战略、电商化营销”四化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县培育市县级优质农产品基地131个,总面积发展到39万亩;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7家。着力培育壮大金银花产业,规划建设投资8亿元占地1000亩的大型金银花市场交易中心,充分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稳定金银花价格,保护金银花种植户利益和……金银花道地中药材品牌,金银花交易价格大幅提升。

(三)农村电商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推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实施“农村淘宝”项目,我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农村淘宝”试点县、山东省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实施“一园四平台”工程,带动罐头、金银花等产业线上线下销售并行。目前,京东、淘宝等40多家企业在……设立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发展到52家,快递物流公司28家,全县电商年交易额达23.8亿元。利用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和无车承运物流,有效解决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项目化管理、成果共建共享的思路,近三年县财政共安排2.2亿元奖补资金,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奖补,全县村庄街巷硬化“户户通”村庄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的浚河水利工程,完成全县177个汪塘生态化治理,民生水利、农村饮水、水土保持、防汛抗旱项目稳步推进。加快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10.4万户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任务,建起了横到边、竖到底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加快农村书屋建设,农村文体活动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五)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稳步推进。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做好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规划,不断推进旅游惠农富农。重点实施投资200亿元的沂蒙国际旅游城、投资100亿元的唐村水库和丰山高效农业综合体项目、投资80亿元的吴家庄水库旅游综合体项目,启动了天宇自然博物馆搬迁工程,成功举办了中央美院和全国主流媒体……写生采风等活动,荣登“2019最美中国”榜单,被评为“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好客山东星级农家乐21家,乡村旅游酒店、农家乐200多家,旅游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六)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71个试点村改革和970个独立核算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惠农扶持力度,落实小麦直补面积20万亩、小麦政策性保险20万亩、花生保险5万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1万户、5万人实现脱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放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资金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9万余人。积极培育新型农民,累计培训农民2019人次,发展种植业专业大户8000余户,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基础。

(七)精神文明风尚润泽乡村。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通过道德建设、移风易俗、文化活动,持续深化提升四德工程建设,大力倡树学习好人、学做好人、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倡导孝善文化建设,设立“扶贫孝善养老基金”,推进孝善养老工作,形成“家庭主体、子女主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村养老体系。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深入持久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全县村居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完善丧事简办“十五条”,全面推行殡葬惠民政策,使淳朴民风与乡村之美相映成辉。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了覆盖县镇村党组织的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深入探索组织活动、村级审计、党务巡查、信息技术、执纪问责“五个延伸”,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探索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雪亮工程”,农村治理更加规范有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地理环境制约严重。……山区面积占比较大,在集中连片发展、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等方面受到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环境的变化,部分山区内向封闭型农业经济离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造成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弱化,加大了传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难度,影响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加剧了区域性农业人口老龄化形势等。

二是“新六产”发展步伐较慢。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带动能力不强,科技投入较低。全县53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70%的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下。全县15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大多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带动能力不足。全县共有国家级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地理标志品牌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但品牌使用效率偏低,优质高价效果不明显。

三是部分村居基层组织薄弱。部分村居干部老龄化严重、后备人才匮乏,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缺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办法,个别村干部甚至存在违纪违法等现象。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后劲不足,全县515个村中有165个集体经济薄弱,占全县32%,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村两委”干部工资报酬较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效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创新不够。四德榜评选作为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存在重复上榜、敷衍了事等情况,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孝善养老工作覆盖面过窄、没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积极性。红白理事会发挥作用不明显,移风易俗宣传不够到位,殡葬市场整治不彻底,大操大办现象仍有发生。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

三、2019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绿色发展为导向、结构调整为重点,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主要预期目标:到2019年,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5家,农民合作社2019个,家庭农场100个,初步建成休闲观光农业体系。加速三产融合,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认证个数达到130个以上,……金银花知名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18亿元,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社会影响,提高品牌价值及产品市场占有率,推动农民增收。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布局,地方罐头小镇、仲村手套小镇、郑城流峪金银花小镇、颛臾水镇、国际石材城等特色小镇建设初具规模。建设覆盖全县一半以上镇街的水厂和供水管网,初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增长230%,旅游总收入82亿元、增长260%。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省定重点贫困村、市定库区村、脱贫任务较重村全部达到“四联八建”的标准要求。

四、2019年主要工作措施和重点任务

(一)围绕“产业兴旺”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有机农业、山林经济、全域旅游等产业,生态环境、中药材、旅游资源等优势,在转型升级上谋出路,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积极发展配套经济。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标准园区、特色园区、精品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打造郑城镇、流峪镇、铜石镇、白彦镇、临涧镇等金银花生态基地,保太镇、温水镇、郑城镇等3个丹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地方镇、铜石镇、郑城镇、保太镇等4个山楂生态基地,重点提升建设武台镇葡萄基地和卞桥镇滩汪湖设施蔬菜基地2处现代农业园区,在浚河沿岸建设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处。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1万亩,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5万亩,创建市级现代农业标准园区3个,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个,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突出特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品牌。树立商标兴农、品牌兴农意识,继续打造“……金银花”“天宝山山楂”“武台黄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县特色农业(金银花)平台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创建……金银花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全力做好“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和“全国金银花知名品牌创建区”工作。统筹“产自临沂”品牌,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地方品牌,新申请注册“……山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个。举办好中国金银花文化艺术节、武台桃花节、九间棚梨花节、临涧大樱桃节等涉农节会,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和农校对接,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鼓励支持企业开设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参加农业展、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展销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是三产融合,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和效益链。以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为重点,鼓励工商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链合理分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继续打造“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全国水果百强县”“中国罐头第一镇”“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围绕现代果业、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建设,引导康发食品、奇伟罐头、玉泉食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优势主产区集聚发展,发挥其引领作用。强化服务功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家庭农场20户,新创建家庭牧场3个、市级以上畜牧业示范合作社4个、市级以上农机合作社1家,提高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主体的组织带动、专业服务和开拓市场能力。

(二)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一是因地制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ppp、项目融资等模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村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通信、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推进水利工程向农田、农户、城镇周边延伸,实施覆盖广大城镇和农村的供水体系、农田排灌体系、城乡防洪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完成安全饮水“贫困村村村通,贫困户户户通”工程。加强为农服务中心、县级农业服务公司、“社村共建”项目建设,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00个。

二是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百亿工程”,抓好以沂蒙国际旅游城和浚河休闲游憩带为主的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和旅游小镇。投资40亿元,建设唐村湖休闲养生度假区、西山旅游综合体、大殿汪古村落旅游综合体、海螺寺休闲养生综合体、大夫宁水库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投资10亿元,改造提升彭泉慢游谷—九间棚—观音山旅游区和九间棚—苏家崮红色旅游线路,开发建设观音山崮顶艺术区、昌里水库飞行乐园、马家崮旅游区等旅游项目,打造集山地风光、田园花海、溶洞探奇、汽车营地、水上运动、健身骑行、红色旅游、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片区。推广“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采摘体验园等现代农业综合体,完善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开心农场、精品采摘园、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推进九间棚村、南武城村、白龙泉村、金圣堂村、龙泉村、油篓村、桃峪村、桃沟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旅游文化大观园,将……建设成为新兴乡村旅游度假胜地。充分争取财政奖补资金,全力推进旅游特色镇、特色村建设,争创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开心农场2家、精品采摘园5家。

三是生态优先,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特色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形成产业鲜明、独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城镇建设新格局,把特色小镇打造为承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创业新空间、城乡融合新平台、产业集聚新载体、人文风情新亮点、旅游休闲新去处。积极申请上级环保资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污水收集管网,进行废弃汪塘整治、小型湿地建设、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积极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规划完成13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改建升级、8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和1处特大型沼气建设项目的任务。

(三)围绕“乡风文明”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乡村落地生根。

一是加强基础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扩建提升8处镇街综合文化站、10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为40-50家省定贫困村活动室统一配备电脑、书橱、图书、活动音响等器材设备,实现全县80%以上的贫困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场次不少于6000场,组织举办文艺汇演、书画艺术展览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500场,演出场次向89个省定贫困村倾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发挥地域特色,留住乡村记忆。大力弘扬“开放、创新、厚德、担当”的……精神,深入挖掘曾子孝道文化、九间棚红色文化、天宇自然博物馆科普文化等文化品牌,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影响力。立足各镇街文化特色,运用“互联网+文化”思维,深入推进金银花节、樱桃采摘节、广场文化艺术节、非遗传承等活动。建设打造乡村记忆工程载体,加强乡村历史展示,做好大殿汪等古村落的开发、保护与利用,增强历史纵深感。

三是实施典型引领,倡树文明新风。巩固移风易俗工作成果,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开展殡葬市场集中整治,实现公益性公墓镇街全覆盖。设立1000万县级孝善养老基金,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在70岁以上老人中全面推开孝善养老工作,建立新型养老孝老敬老体系。倡导“树新风、弃陋习”,广泛评选宣传各类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最美人物,组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建立模范好人礼遇办法和困难道德模范帮扶措施,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

四是推广志愿服务,弘扬良好社会风气。统筹城乡志愿服务发展,把农村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扶贫攻坚、助老助残扶幼、新型农民培育结合起来,建成志愿服务示范站60个,实现镇村志愿服务队伍、项目、站点全覆盖。注重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利用培训、比赛、进修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扶持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遗传承人,着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四)围绕“治理有效”要求,打牢基层基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大网格化党组织建设力度,在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一线完善提升便民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提升社区服务中心,构建服务新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新一轮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级分类集中整治,严格选用标准,确保真正将品德好、威信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深入实施“五个延伸”,建立健全村级班子建设新机制,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各项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着力构建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大力推进德治建设,提升群众道德素养,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通过打霸治痞、严厉打击整治“黄赌毒”等,强化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体系,切实维护信访稳定,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打造“雪亮工程”升级版为抓手,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农村建设。加快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民主协商”,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切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加强村骨干队伍建设,将“就地取材”和“引进人才”相结合,采取党员群众带头、鼓励能人巧匠回村、重点培养年轻干部、镇街党(工)委机关选拔优秀后备干部等办法,对现有人才政策倾斜,对后备力量择优储备,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各村居立足本地实际,围绕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采取发展专业村、兴办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合作经济组织、创办服务实体、开展中介服务、发展乡村旅游和电商企业等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围绕“生活富裕”要求,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带动,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形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2019年基本完成全县970个财务独立核算村的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防范和化解涉农金融风险,探索建立政府投资为主、涉农金融机构等多渠道筹措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发展资金筹措机制。

二是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粮食安全作为基础性工程,做好耕地保护,保持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78万亩以上。启动粮食储备库和植物油储备库建设,完成2处为农服务中心。规范完善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四监管”工作,加强政策落实监管,严格落实小麦直补面积并发放粮食补贴,加大政策性保险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农业合作社、产业园区辐射带动作用,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通过科技创新、金融支农、就业创业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举措,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农村“全面改薄”、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和医疗力量“双下沉”,实现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双提升”,建设仲村、地方、白彦、旅游区四个区域医疗中心,使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达到90%,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达到95%。优化养老资源,以中心敬老院为主要服务场所,提高失能老人和失能五保老人供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93户。健全困难群体收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好精准低保、精准救助,提高补助救助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灾、贫、困、病”人员基本保障,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五、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建议市委成立市级统筹城乡发展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构,优化各行业部门的资源和职能优势,形成良性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方案并纳入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指导各级、各部门实施,共同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建议市委根据各县区不同的地形地貌、产业特色和发展状况,在粮食安全、产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类制定实施方案,实现既能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方面整体推进,又能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方面各具特色。

三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议市委从制度层面加大政策扶持和产业转移力度,出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
重点实施补短板、惠民生各项工程,引导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第二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
作者:肖勇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7期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农村振兴的战略发展问题与发展方向,所以我国目前正处于农村振兴的新时期,要积极推动振兴乡村发展的战略,解决我国的乡村三农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的教育层面来说,乡村振兴可以满足乡村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需要,从而提升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保障农村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充分利用。而振兴乡村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力量的问题,只有保障人才储备充足,才可以在乡村振兴之中得到关键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乡村教育运行问题,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关系问题,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状况,提出了一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战略发展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人才储备;战略方向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升,农村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特别是在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为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这两者的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可以推动乡村的振兴,这一观点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农村的教育问题确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性教育的短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乡村振兴也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的。

        一、乡村教育与中华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中,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推动乡村振兴也就是推动人才的振兴,振兴的基础就是发展农村教育问题。在我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教育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与我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一)乡村教育是我国文明的主流形式

        在人类出现之后,就有了人们的教育形式,而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农村教育为主,并且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因为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为主,传统文化也是来自于农村,乡村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勤俭持家、仁义礼智信、尊师重教等都是来自于乡村教育,并且与此同时乡村教育也可以在动荡的年代中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缓冲的作用,沉淀我们的文化。

第三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乡村振兴 关于振兴乡村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关于振兴乡村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彰显出乡村振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及意义。乡村振兴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因研究乡村发展的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刘易斯因研究拉美地区的经济问题创立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在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澄清思想认识上存在的某些“盲区”和“误区”,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

一、如何看待目前的乡村   当前与城市相比,乡村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党的十九大之所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因为目前相当部分乡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颓势。时下的乡村衰退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梳理归纳出诸多方面,这里仅从乡村人口结构变化方面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青壮年男劳动力到城里务工,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道风景。留在农村的被称为“386160”部队。近些年来,多数的农村孩子为接受较好的教育到城里上学,妇女或随丈夫外出务工,或与进城孩子陪读,留守农村的以老人为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从事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农民的职业身份受社会歧视;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很大。成年人离开农村是对当前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孩子们到城里接受较好的教育是希望知识能改变命运,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靠谁来振兴乡村成为首要问题。振兴乡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千件万件,本人认为最为紧要的是要留住和吸引有现代思想观念,掌握一定的现代知识和技能、富有创业创新精神、愿为振兴乡村贡献聪明才智的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它的一切都是空谈。如何让从事农业能获得与城市从事工商业者大体相当的收益,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成为乡村振兴绕不过的话题。

二、要跳出乡村振兴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不同时期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但至今仍有相当部分乡村发展落后甚至呈现衰退之势,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需要我们在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同时,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国内外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乡村振兴总是与其工业化、城镇化相伴而行,当今世界大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地区)其乡村必定兴旺;

反之,大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低的其乡村也必定落后。鉴于我们国家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特殊国情,乡村振兴既要解决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又有体制机制变革等重大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孤立地就乡村振兴论乡村振兴。跳出乡村振兴乡村,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更广阔的空间谋篇布局,统筹开发利用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三、要减少农民振兴乡村   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户均占有耕地资源少也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瓶颈”。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经营户现户均耕地约为0.6-0.7公顷。我们晋城农村户均占有耕地不足0.5公顷,不达全国平均水平。世界银行对小土地经营者的标准是每户达到2公顷。20世纪末,美国的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210公顷,英国为69公顷,法国为42公顷。显然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振兴乡村是不可能的。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促进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使从事农业的经营者取得较高的收益,使农业成为有一定吸引力的产业。如果达到世界银行小土地经营者的规模,意味着至少还要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农民需要转移。所以减少农民振兴乡村是与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乡村振兴的过程,必然有部分乡村要消亡。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可能毕其功与一役   笔者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从晋城的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政府与市场等关系,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协调共进,融合发展。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久久为功。任何急功近利、越俎代庖、单项突进等都是不可取的。

      

第四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认识〕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认识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展产业,从层次要求更高;
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
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
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好发展短板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础。


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我们国家试图从制度建设、政策体系上开始着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上,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政策安排,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体的热烈支持。土地政策的连续稳定是农民安心搞生产的前提,土地承包期长久不变,从短期来看,可以让农民消除疑虑,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生产,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基层的有效治理。报告里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政策安排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治理有效”的具体体现。其中自治是治理有效的基础、法治是治理有效的保障,德治最终是融合在乡村自治和法治中,是治理有效的内化与升华。这三者各尽其能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乡村治理格局。治理体系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落实。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报告中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有利于把各行业中热爱“三农”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农村工作队伍,加强三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回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五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 cla>< cla>< cla>< cla>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5篇?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一?2019年10月11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县人大大表对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新场镇团结村、新新社区、东风村等地,实地调研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农业产业发展、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以及部分镇、县级部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有规划、有抓手、有亮点,乡村振兴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基本情况?(一)明确乡村振兴总框架,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健全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成立了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由县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成员,统筹推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成立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安排布置、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明确乡村振兴的目标蓝图。根据县委、县政府1+4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成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的总体目标,并明确2019年争创省级、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工作先进镇1个、示范村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建立乡村振兴的规划体系。确立了乡村振兴总体规划1+2+N思路,1指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即xx县乡村建设规划和xx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N为各类子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目前,《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于7月印发,《xx县乡村建设规划(20182022年)》《xx县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分别由县自然资源局和县农业农村局编制完成。

(二)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抓好统筹协调。成立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设立五大行动综合督导组和工作推进组,分别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负责五大行动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研究制发《美丽xx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专项行动方案》《xx县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等重要方案,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明确了三年总体规划、三年专项方案、年度实施方案,划定了长期、近期工作目标。

快乐分享 知识无限!
< cla>< cla>< cla>< cla>二是抓实具体工作。因地制宜抓实五大行动推进工作。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重点推进垃圾收、转、运体系正常运转,加 快推进8个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在58个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明确了58个行政村、31725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其中,6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项目选址及工程测绘,正在按程序组织进行设备采购。全县规划建设场镇污水处理厂19个,已建成5个,在建14个。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计划任务数8959户、整村推进数11个。目前,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完成1168户,民生工程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3055户,进度分别达到%、%。依托场镇、市场、村小、村委会等既有公厕设施,推进农村公共厕所新(改)建128座。结合旅游、交通等相关项目,加快旅游公厕、交通枢纽及加油站公厕改造10座。在农村村容村貌提升方面,以家园美化、村庄绿化、照明亮化、环境净化、乡土文化、发展变化、六网一中心为重点,聚焦13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容村貌提升、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投入650万元。在农村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整合项目资金1350万元,安排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5个,统筹推进相关治理工作。

(三)着力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围绕一个镇(街道)一个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村一个百亩特色产业(扶贫)园建设思路,建成县级农业园区19个。全 县一区六带建设成效明显,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万亩、21万亩、万亩、万亩。xx绿茶出口量位居全市第一,达到万吨,并成为全省首批蔬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建设县之一。2019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24元,同比增加821元,增幅%。在全省40个高收入组中增幅率指标位列第13位。以县级农业园区为基础,研究制定《xx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xx县2019年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聚焦新场茶叶园区、马村水果园区、甘江果蔬园区,年内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力争新增投资2300余万元。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上,按乡村振兴战略的构想,以新场镇、新场镇东风村、团结村等镇村为重点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存在问题?(一宣传发动不足。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亮点,但就全县来看,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群众不知道就不参与,不参与就不支持,存在基层特别是镇、村对群众的宣传不够、发动不够、组织不够。群众的快乐分享 知识无限!
< cla>< cla>< cla>< cla>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工作不平衡。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村社劳动力 和人才大量外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兴旺发展战略任道重远。

(三)农技服务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明显落后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近年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5个,完成xx县新场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和xx县马村水果现代农业园区2个县级园区认定,为我县农村产业兴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基层农技服务质量和技术保障不够。

(四)项目推动滞后。项目缺乏资金保障,工作推动滞后,全县8个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目前只开工建设2个,19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5个,还有14个在建之中,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用卫生厕所完成1168户,民生工程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完成3055户,进度分别达到%、%。五大行动行动工作开展滞后,2019年相关工作完成难度大。

三、工作建议?(一)加大宣传、家喻户晓。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宣传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意义,宣传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宣传各地亮点和好的做法,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广泛汇聚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二)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按照省、市关于创建省级、市级先进镇(街道)、示范村要求,指导相关镇(街道)、村社加快开展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园区发展,全力打造亮点,积极争创省级先进县,省、市先进镇(街道)、示范村工作。同时,以点带面,积极规划和包装生成项目,有序推进其他镇村乡村振兴工作,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技队伍服务、培训、考评机制,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

(四)强化统筹、确保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所需资金达到亿余元,资金需求量大,需向上争取资金,要加大相关 快乐分享 知识无限!

第六篇: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本文共有1364.5字,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几点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特别强调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从乡村文化振兴这个角度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乡村文化振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越己者恒越,自信者更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自信,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的当今社会,对于生活简单、是非标注淳朴、老实本分的农民而言,只有对自身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在困难面前自立自重,鼓起奋发进取的信心与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近年,胡屯镇在挖掘本土特色文化、重大节日上发力,徐河口“一门三烈士”忠义文化、书法、剪纸等先后被发掘,此外,镇里还成立了广场舞协会,5月份,镇文化站组织广场舞联谊会到各村巡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群众性娱乐活动遍地开花。近期正在筹备庆“七一” 页 第
1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感人故事 关于乡村振兴感人故事 关于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 乡村振兴中的感人故事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选用的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 我们立即删除 。